老年患者在接受骨科手术后,除了关心骨骼的恢复,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术后心血

疾冰预防说 2025-10-11 15:53:44

老年患者在接受骨科手术后,除了关心骨骼的恢复,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术后心血管不良反应。 你可能会问,骨科手术怎么会影响心脏呢?看似不相关的手术,实际上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血管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往往有多种基础疾病,手术后心脏的负担加重,甚至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 许多老年患者在骨科手术中,常常需要使用止血带来减少术中的出血。虽然止血带能有效保持清晰的手术视野,减少失血,但它也会带来潜在的危害。 止血带的使用会导致局部缺血,再通过恢复血流引发一种叫做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现象。这种损伤不仅影响伤口所在的区域,甚至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波及心脏、脑部、肝脏等重要器官。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心脏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器官之一,心肌损伤可能导致心脏功能进一步衰退,增加术后死亡的风险。 此外,老年人群体中很多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手术后的恢复期需要特别小心。 这些疾病本身就对心脏造成了负担,而手术和麻醉更是加剧了心脏的压力。随着老年患者血管弹性的减弱,心脏对压力的适应能力下降,极易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基因也在心血管健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比如,ALDH2基因突变可能让某些患者在酒精代谢过程中产生过多的乙醛,这不仅会导致脸红等不适反应,长期下来,乙醛的积累会加重心脏负担。 如果这种突变存在于老年患者身上,骨科手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那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些潜在的危害呢?首先,术前评估是非常重要的。老年患者在手术前应进行全面的体检,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的检查,确保术前已充分了解潜在的心脏问题。 如果患者存在ALDH2基因突变,应该特别注意饮酒后的影响,术后也要加强对心脏的监护。此外,合理使用止血带,控制其使用时间,减少术中缺血的时间,也能够有效减少心脏的负担。 术后恢复期,老年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心血管指标,及时发现任何异常,避免加重病情。饮食方面,尽量避免过量摄入高盐、高脂肪的食物,以免增加心脏的负担。 而对于那些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合理使用药物,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也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0 阅读:0
疾冰预防说

疾冰预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