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乌克兰宣布了! 10月1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宣布,与到访的荷兰国防大臣布雷克尔曼斯当场签下一份无人机联合生产备忘录。(央视新闻) 网友表示:这份白纸黑字的协议可不是普通的外交文件。它代表着乌克兰在战火纷飞中依然挺直的脊梁。想想看,基辅的天空时常被防空警报撕裂,可泽连斯基硬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签下了军工合作大单。这份勇气让人不由得想起中国老一辈经历过的峥嵘岁月。 荷兰这位女防务大臣冒着风险亲赴基辅,本身就传递着强烈信号。欧洲国家现在都明白,光提供现成装备不够,要把生产线建到乌克兰家门口。这就像当年国际友人对华援助,不仅要送粮食,更要教会我们耕种的技术。 无人机在现代战场早就是决胜关键。乌克兰用廉价无人机摧毁昂贵坦克的案例数不胜数。有数据显示,乌军每月消耗无人机达上万架,这种消耗速度迫使各国重新思考军工生产模式。 别看荷兰国土不大,它在航空航天领域底蕴深厚。皇家空军装备的美制F-35战机部分部件就在荷兰生产。这次合作堪称优势互补,乌克兰获得急需的生产技术,荷兰则拓展了军工市场。 战争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传统重武器固然重要,但性价比极高的无人机正在改变游戏规则。这让人想起导弹的出现如何重塑海战格局,新时代的战争永远需要新思维。 中国读者尤其能理解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我们经历过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深知核心技术买不来、求不来。乌克兰在炮火中坚持生产的态度,值得所有人敬重。 西方阵营对乌军援正面临瓶颈。美国计划提供的百万炮弹至今未能足额交付,欧洲各国库存见底。这种情况下,帮助乌克兰自产武器显得尤为迫切。 这份备忘录签署时机耐人寻味。就在前一天,俄军对乌克兰能源设施发动新一波空袭。泽连斯基选择这个时刻宣布合作,分明是在向世界展示乌克兰的韧性。 战争终究是残酷的。再先进的武器也意味着破坏与伤亡。我们衷心期盼和平早日降临,让黑土地不再被战火灼烧,让普通百姓能安居乐业。 国际社会应当看清,支持乌克兰自卫权利与推动和谈并不矛盾。就像中国始终主张的那样,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得到尊重,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这场合作背后是整个西方阵营的战略调整。从最初提供头盔防护具到如今共建生产线,支持力度层层加码。这个转变过程本身就值得战略研究者深入分析。 乌克兰人民的坚韧令人动容。他们在防空洞里坚持生产,在炮火中维护工厂运转。这种精神与我们民族在苦难岁月中顽强拼搏何其相似。 任何联合生产项目都要考虑现实风险。乌克兰境内工厂随时可能遭袭,这就需要将生产线分散布置,甚至部分环节设在邻国。这些实际问题都需要周密规划。 现代战争本质上是科技与工业的较量。乌克兰用实践证明,即便处于劣势,通过创新战术与灵活生产依然能顽强抵抗。这个经验对全世界都有启示意义。 我们期待和平的曙光早日照耀第聂伯河两岸。到那时,这些无人机生产线或可转型为民用科技,为战后重建贡献力量。毕竟,任何军事技术最终都应该服务于人民生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快讯!快讯 乌克兰宣布了! 10月1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宣布,与到访的
星星海
2025-10-11 05:45:17
0
阅读:318
用户94xxx78
一根稻草,能续命吗?
arthur
乌克兰从中国进口无人机和相关零配件数量,然后再看看乌克兰生产的无人机数量,有了这些数据再来吹牛逼也行。 他们是组装无人机,不是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