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做出了选择,不论是在金砖国家还是上合组织,都不会与广大发展中国家

一桐评这个去 2025-10-10 23:48:00

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做出了选择,不论是在金砖国家还是上合组织,都不会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反对美国的霸权了,不仅如此,印度可能在美国的授意下在印太地区采取行动,从而影响金砖国家共同对抗美国霸权的合作,印度商务与工业部长戈亚尔表示,中印两国正在就稀土问题进行磋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印度一直被视为世界大国之一,但如今却面临着一个难以回避的困境——稀土问题,虽然印度在全球稀土储量上排名第五,看似资源丰富,但它的技术水平和产业能力却严重制约了其稀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让印度在全球供应链中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尤其是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它的外交选择与国内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   稀土资源的储量与开采量存在巨大差距,印度虽然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实际开采量却极为有限,2024年印度的稀土开采量仅为2900吨,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到,更为严重的是,印度的稀土矿石大多数属于低纯度矿石,难以满足高端产业的需求,虽然印度政府大力推动稀土开采,但现有的矿石大多需要送往中国进行加工提纯,这让印度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只能扮演一个“原料供应商”的角色,远远无法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印度在稀土技术上的短板,更加深了它的困境,尽管印度稀土储量丰富,但其技术水平无法提纯出高质量的稀土矿,现有的提纯技术只能达到82%,远远低于中国的99.999%的军工级稀土纯度,这导致印度在新能源、军工、电子等高端产业中严重受限,面对如此困境,印度开始寻求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希望能够找到可靠的替代供应商,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然而,印度的这种策略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反而让其处于了更加尴尬的境地。   与美国的合作并没有帮助印度解决稀土问题,反而让它进一步陷入了对外依赖的困境,印度希望通过与美国的“关键矿产合作”,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但美国的援助并不完全符合印度的需求,美国不仅限制了技术转让,而且要求印度承担绝大部分的投资成本,与此同时,美国并没有给予印度真正的产业升级机会,印度在稀土提纯技术上的短板依然存在,事实上,印度在美国的合作中充当了一个“工具人”的角色,只是为美国提供原材料,无法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有利位置。   在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中,印度的外交立场也越来越模糊,金砖国家本应是发展中国家共同反对美国单边主义的阵地,但印度却在关键问题上频频回避,甚至有意拆台,特别是在去美元化的问题上,印度显得尤为犹豫,尽管南非和巴西等国呼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印度却始终没有明确表态,甚至在一些场合上对美国的霸权行为选择沉默,在上合组织中,印度也表现出明显的摇摆,尽管上合成员国普遍反对以色列的侵略行为,印度却仅仅表示“有关事态”,避免与其他国家站在同一阵线,这种外交态度让印度在发展中国家阵营中的可信度大打折扣,许多国家开始怀疑印度是否真的站在反霸权的立场上。   印度的外交政策越来越倾向于美国,而这种倾向在稀土问题上尤为明显,印度一方面寻求美国的支持,另一方面又不断加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2025年,印度在金砖峰会上的缺席,再次表明了它在国际舞台上的两难处境,巴西和南非希望推动金砖国家减少对美元的依赖,然而印度的消极态度拖延了这一进程,在其他国际场合,印度也经常因与美国的利益关系而回避涉及中国的敏感问题,这种外交上的双重标准,让印度在全球政治中的立场变得更加模糊不清。   在国内,印度的产业链存在严重短板,稀土问题暴露了其在高端制造业上的巨大不足,印度希望通过自主开发解决资源瓶颈,但技术和资金的缺乏让这些计划变得遥不可及,2025年,印度曾提出2.9亿美元的投资计划,用于建设本土稀土提炼厂,然而由于反对党控制的地区和环境评估等问题,这些投资很难在短期内见效,与此同时,印度的汽车、电子和军工产业都受到了稀土供应紧张的严重影响,许多企业被迫减少产量,甚至停产,尽管印度政府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但这些短期的解决方案无法改变整体产业链的脆弱性,印度的制造业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面对如此困境,印度不得不通过外交努力寻求更多的资源支持,印度希望借助与美国的合作,在南美和非洲寻找稀土资源,但美国的援助条件并不优越,印度只能承担大部分的投资成本,且无法获得核心技术,更令人失望的是,印度在金砖国家的稀土合作计划中一直处于消极态度,甚至拒绝参与巴西和南非提出的“金砖稀土联合储备库”计划,这种态度让印度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地位进一步下滑,无法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0 阅读:305

猜你喜欢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