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未来,你才能改变未来。
一
未来5年,中国14亿人的命运将被一份文件彻底改写,而99%的人还浑然不知。
这份文件就是即将出炉的
——“十五五”规划
看到这个消息,大部分人的反应就是哦我知道了,然后该干嘛干嘛。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份还在酝酿中的文件,已经在暗中标好了每个人未来五年的发展轨迹
——你的工资会不会涨、你的工作会不会丢、你买房的首付够不够、你的孩子能上什么学校,甚至你老了以后每个月能领多少养老金……
所有这些看似由你自己决定的事,其实早就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安排好了。
这只手就是国家的五年规划
很多人觉得五年规划是政府的事儿,跟老百姓没关系,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我给你看一个数据: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
经过了14个五年规划,这个数字变成了2023年的39218元,翻了近800倍。
你说这跟你有没有关系?
但这次即将出台的“十五五”规划,跟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
为什么呢?
因为支撑中国经济40年高速增长的三大引擎——土地财政、世界工厂、人口红利,全都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新的引擎还没有完全启动。
这种新旧转换的关键时刻,恰恰是财富重新分配的最佳窗口期。
第一层:中国经济的“印钞机”为什么不灵了?
过去20年,地方政府有一个绝招:左手从农民那里低价征地,右手高价卖给开发商,一进一出,利润率高达几十倍。
2021年,全国土地出让金8.7万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32%。
这些钱用来干什么呢?
修地铁、建学校、发工资、搞基建。可以说,你享受到的所有公共服务,一半以上都是靠卖地来支撑的。
但这个游戏现在玩不下去了。
2023年,土地出让金已降到5.8万亿,比高峰期少了三分之一。表面原因是房子卖不动了,但全国空置房够2亿人住。
但深层原因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内在矛盾爆发了——地价推高房价,房价推高生活成本,生活成本推高用工成本,最后把实体经济压得没有生存空间。
工厂倒闭、年轻人失业、没钱买房、房子更加卖不动、地方政府更缺钱,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所以,“十五五”规划必须找到新的印钞机。
那在哪呢?两个字:产业。但不是传统产业,而是高附加值的新产业。
比如,一个做芯片的企业,200个工程师一年纳的税,可能顶一个2万人的纺织厂。
这就是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
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赚钱的逻辑彻底变了:以前是胆子大的赚钱(敢借钱的都买房,敢买房的都发了)。
以后是脑子好的赚钱(掌握核心技术的才能分到蛋糕)。
这个转变将深刻影响,每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财富积累方式。
第二层:为什么中国必须从“制造”升级到“智造”?
有一个细节很多人没注意到:
2023年,苹果把部分iPhone产能迁到了印度,耐克刚把部分产线搬到越南。表面看是因为人工成本(中国工人月薪3000,越南只要1500)。
但真相真是这样吗?
真相是:低端制造业已经不适合今天的中国了。不是我们不想要,而是这种产业模式养不起14亿人。
我给你算一笔账:
一件衬衫出厂价50元,去除原材料、人工、物流,利润不到5元。一个工人一天做20件,创造利润100元,就算不吃不喝全给他,月薪也才3000元。
但如果是一个设计芯片的工程师呢?一个月可能创造上百万的价值,给他开10万月薪,公司还有得赚。
这就是产业升级的内在逻辑——不是我们想不想升,而是不升级就没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所以,“十五五”规划为什么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因为这是14亿人能否过上好日子的关键。
没有技术突破就没有产业升级,没有产业升级就没有高薪工作,没有高薪工作就没有消费能力,没有消费能力经济就转不起来。
这个逻辑链条环环相扣。
第三层:为什么中国要搞“内循环”?
很多人对内循环有误解,以为是要关起门来自己玩。错了!内循环的本质是要改变过度依赖外需的格局,变成“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
为什么要改?
因为形势变了,过去中国外贸依存度一度高达67%,但2023年已降到33%。这说明我们必须更多依靠内需拉动增长。
但转向内循环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是老百姓没钱消费。
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只有38%(美国是68%)。
为什么差这么多?
因为中国人的钱都买房了、存银行了不敢花。所以,“十五五”规划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让老百姓敢花钱、能花钱。
怎么做?
1、提高收入是一方面。
2、更重要的是减少后顾之忧,看病不再倾家荡产、养老不再全靠儿女、教育不再掏空六个钱包。
只有这样,内循环才能真正转起来。但这个转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需要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收入分配优化、消费观念转变。
二股票[超话]
火眼金睛
高薪的工程师皆竞占很少一部分人,按你这什划低薪者,普逼员工不得全部失业。
摘下金箍 回复 10-12 08:34
努力提高那部分人的占比,又不是非此即彼
用户10xxx66 回复 10-12 09:13
底层失业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疾风知劲草
如果企业都改成高附加值的科技企业,现有的劳动人口起码80%都会失业,他们该何去何从?都去农村种地吗?
小马过河 回复 10-11 21:27
有需要的地方的!六到八小时工作制,商业都可分时段营业,中国大部分人过得很辛苦!真正玩科研工作的真的很辛苦!
百度百钞
胡说八道
123
高科技普通产业共同发展高低搭配才是正道
yu110
务实才是正道
用户16xxx18
胡说八道,高新技术产业只是很少一部分,用工也少
用户10xxx23
8百倍的货币价值能一样吗!
刘乾
大学学费上涨也是让老百姓教育无后顾之忧
眼镜王蛇
也对也不完全对,什么是富足?就是拥有的东西多,怎样才能多,就是要钱多,怎样赚钱多,就是要有能力,有文化有技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以前你能种一千亩地,现在必须种三千亩,以前一天能装配一辆汽车,现在必须三辆,提高生产率,这样才能富裕。
强哥 回复 10-12 03:07
你这种思维的结果就是产能过剩,也就是现在内卷这么严重的根源所在。当竞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必须要控制产量,竞争的方向不应该继续追求产量而是质量,提升产品的质量,服务的标准等等,而这离不开的是对劳动者价值的肯定,让产品附加的劳动价值更高,这样大家收入才能提高,享受的产品和服务也会越来越优质,而不是越卷越消费降级
强哥 回复 10-12 02:49
放屁
用户10xxx15
正在酝酿中的文件你也知道?高!高家庄的高!实在是高!
孤锤一江水
我们曾经也是以8百的工资把西方国家的工人拉下岗位!但西方有高福利!可我们被他国1千5的工资拉下岗位,而我们啥福利都没有!…所以!产业也许是个伪题!真相是国家的劳动人民如草履,豪无真视之处!把基层普世劳动人民的困境说成是理所当然!可就是没有人说普世劳动人民为了国家安定的发展建设,所作忍辱负重、奉献付出的品格!…
老宁
工程师产的东西卖给谁?
用户11xxx95
小编你唯一没说的就是这种未来的发展方向将让大批人失业,不是人不行,是不需要那么多岗位。
阳光
[赞][赞][赞]
留韭园半农 回复 10-12 06:19
光会出题目,就是无解答,标题党?
用户11xxx16
那时候10块钱可以养活全家吃饭一个月,现在10钱也就一碗面条这能比吗?说你居心险恶好呢还是说你愚昧无知?
用户11xxx92
内循环,工厂设备几年必须更新;车辆、家电、家居必须几年更新一次;旅游、一年几次;其他生活消费也不能含糊。
用户37xxx67
你是真没看懂这个世界。现在我们是在这个死局里挣扎,根本毫无出路。现在世界的这个局是美国布的它利用手里有利的条件处处打压封堵中国经济发展。我们现在要用有利的军事牌推翻美国布的这个局,建一个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只有这条路中国经济才能盘活。
用户13xxx30
涨的再多也不妨碍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结不起婚、生不起哇、买不起房、
用户17xxx03
骗人呢?你
用户10xxx11
写的不错!解决办法呢?
心平气和不鸟暴躁鸡
一个都不能少,高端和低端产业都是产业!!
用户11xxx09
以后普通人赚钱会很难!
火眼金睛 回复 10-12 09:41
不是很难,是根本没有地方赚钱,就是送快递的也可能下岗,派机器人送货。
就在今天
什么狗屁解读啊,照你的意思就是说全国人民都去从事高端制造业喽?制衣制鞋利润低都不要干喽?
六色灵芝 让生活更美好
普通人知道了又能怎样?
用户10xxx59
不懂装懂,胡说八道。
用户97xxx66
屁话连篇
素人
工程师造的芯片经过资本加价,以后工程师自己都买不起,就像建筑房子的工人一辈子买不起房一样。
看破红尘
中国打败美国,出海横行霸道,抢夺制造业
用户10xxx74
这个情况和今年的天气有点像,南方热了那么多天,除了知道天气有点反常。其他除了叹息还是只有叹息。
好的呢
从头到尾虾扯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