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世界的监控与审查机制正悄然侵蚀着数字领域的自由根基,将原本开放包容的互联网逐步异化为“操控的利器”。Telegram创始人帕维尔·杜罗夫近日发出严正警告,直指这一趋势对全球数字生态的深远危害。这位出身俄罗斯的科技巨擘,长期将Telegram定位为捍卫言论自由与个人隐私的“数字堡垒”,并将其与西方国家日益强化的审查体系形成尖锐对立。 “我们这代人已无暇挽救父辈构建的自由互联网。”在Telegram平台迎来41岁生日之际,杜罗夫于周五发布的声明中掷地有声地指出。他痛陈,曾经象征信息自由流通的互联网,如今正沦为监控与控制的终极工具。他特别列举了英国推行数字身份证制度、澳大利亚强制实施在线年龄验证、欧盟大规模扫描私人信息等案例,揭示所谓“自由国家”正加速采用专制性数字治理手段。这些政策不仅侵犯公民隐私,更通过技术手段构建起全方位的监控网络,将个人行为纳入国家管控范畴。 杜罗夫进一步批判,西方社会正被误导性叙事所裹挟,将废除隐私保护、国家主权、自由市场与言论自由等传统价值观视为“进步使命”。他直言,这种自我否定的路径正将社会推向“自我毁灭”的深渊。“一个黑暗的反乌托邦世界正在我们沉睡时悄然逼近,我们这代人或许将成为历史上最后一个享有自由却任其流逝的群体。”他以悲怆的笔调警示,时间窗口正在急速关闭。 作为与西方政府长期角力的科技领袖,杜罗夫的批判并非空穴来风。Telegram因拒绝删除“非法”内容在德国面临巨额罚款,在美国则被指控为极端主义组织提供传播渠道。2023年,他在巴黎遭逮捕并被指控与Telegram用户行为相关,虽获保释但坚称案件系政治打压。更令人震惊的是,他指控法国情报机构在罗马尼亚与摩尔多瓦选举期间施压,要求其审查保守派内容,并痛斥法国正发动“反对言论自由的十字军东征”。 在制度层面,杜罗夫将矛头直指欧盟《数字服务法案》与《人工智能法案》,认为这些立法为信息集中管控铺平道路。通过强制平台承担内容审核责任、要求算法透明化等条款,欧盟实质上在构建由政府主导的数字审查体系。这种趋势与Telegram坚持的“去中心化”“用户自主”原则背道而驰,更可能催生“合法化”的监控资本主义。 面对持续施压,杜罗夫展现出不可动摇的立场。上周,他重申Telegram绝不为政治审查妥协:“我宁可死于狱中,也不愿背叛这个平台所代表的价值观。”这种决绝背后,是他对数字自由本质的深刻认知——当技术成为权力扩张的工具,当隐私沦为可交易的商品,人类将失去的不仅是技术红利,更是作为独立个体的尊严与权利。 杜罗夫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从斯诺登揭露的“棱镜计划”到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引发的全球数据主权争夺,数字空间的权力博弈已进入深水区。当西方国家一面高举“民主”“自由”旗帜,一面通过技术手段构建数字铁幕,这种双重标准不仅暴露其价值观的虚伪性,更将全球互联网拖入分裂与对抗的深渊。在此背景下,Telegram的坚守不仅是一家企业的生存之战,更是对数字时代基本人权的捍卫。
西方世界的监控与审查机制正悄然侵蚀着数字领域的自由根基,将原本开放包容的互联网逐
郁文看世界
2025-10-10 21:39: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