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众议院代表团已经结束了对华的访问,就在临走前,中国给他们安排了一场特殊的见面,正当中国与美方代表团进行会晤之际,从中国福建舰处传来一则令人欣喜的消息。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3年9月,美国一个跨党派议员代表团选择了重返北京,上一次众议院成员集体踏足中国,还是在2017年,两国关系正经历罕见的紧张与反复,双方都在寻找新的平衡点。 回顾这六年,中美关系跌宕起伏,贸易战开启时,美国政府大幅加征关税,波及中国产品范围极广,初衷是缩小贸易逆差,但现实远非想象,到2023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非但未降,反而冲破一万亿美元大关,数据反映,强力施压并未带来预期效果。 关税风暴带来的副作用迅速显现,美国民众面临食品杂货价格的上涨,实际生活成本压力持续加大,美国农业领域亦无可避免遭受冲击,中国对美大豆进口骤减,导致中西部众多农场主叫苦不迭,产业链的全球化属性,使得“脱钩断链”理论难以落地。 与此同时,中美经贸谈判已进入第四轮,双方围绕关税、高科技出口、芬太尼等问题各持己见,实质突破迟迟未见,美国暂停部分关税征收,看似缓和,实则难掩试图掌控谈判节奏的算盘,对于核心诉求,谈判桌上并无松动迹象。 2023年秋,议员代表团访华之际,福建舰传来关键消息,中国新一代航母成功实现电磁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全部顺利完成测试,央视公开报道让外界第一时间得知这一技术突破的意义。 福建舰的成功不仅在于航母本身的升级,更在于电磁弹射系统的成熟,世界范围内,电磁弹射此前仅美国福特号航母具备,福特号弹射系统故障频发,投入实战部署一波三折,福建舰的表现,则意味着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完成新一轮追赶甚至超越。 电磁弹射提升了舰载机出动效率,使得飞机满载油弹亦可轻松升空,空警-600这样的大型预警机能够平稳上舰,极大增强了航母编队的信息化与远程打击能力,福建舰的推进系统采用直流电,具备大容量储能条件,未来发展空间令人期待。 美国代表团团长史密斯拥有军方背景,史密斯此行,不仅聚焦于经贸议题,更注重中美两军沟通机制,议员公开表达了对中国军事实力的高度评价,美国政坛内部在对华关系上存在分歧,但对中国实力的再认识逐渐成为共识。 中方高层会见代表团时,清晰表达了维护国家主权的立场,中美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双方应坚持对话而非对抗,王毅和董军等国家领导人强调,友好合作符合两国根本利益,中美关系健康发展有利于世界稳定。 福建舰试验成功的时机引发关注,技术进步的展示,无疑向外界传递了自信与底气,中方并未回避敏感议题,特别是台湾等核心利益,强调红线不可触碰,向美方传达明确信号,军事透明和技术展示,成为此次接待的独特环节。 美国方面深知,军事摩擦带来的风险远超贸易领域,西太平洋地区局势复杂,两军频繁接触加剧误判可能,代表团提出加强两军热线沟通机制,降低偶发冲突概率,与会各方强调,任何误判都将带来不可控后果。 经济层面,全球供应链依存度高,美方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试图遏制中国科技企业发展,以英伟达为代表的美国企业,在华收入占比明显下降,科技封锁策略遭遇反噬,美企普遍呼吁理性调整对华政策,中美技术摩擦短期难有解决方案,但长期内市场规则终将主导走向。 中美贸易战已造成两国企业和民众不同程度的损失,美国农产品、能源、制造业依赖中国市场,任何进一步“脱钩”都会损害自身利益,中方坚守经济全球化和互利共赢原则,拒绝以牺牲企业利益换取短期妥协,谈判桌上,底线与诚意并重。 此次访华,代表团希望寻求“避免误判”的承诺,中国方面并未回避,强调实力平等才有对话分量,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指出,福建舰的进展是中国航母建设的里程碑,既是向国内外展示信心,也是对外部压力的理性回应。 代表团访华期间,多次强调中美经贸关系不可割裂,无论政治立场如何变化,经济规律决定合作大于对抗,美方承认,完全与中国脱钩不切实际,稳定的双边关系符合全球利益,中方表明欢迎建设性合作,但必须建立在尊重和对等基础上。 福建舰的进展具有象征意义,中国在军事技术领域连续突破,显示出坚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样的实力展示不是炫耀,而是为未来的平等对话提供支撑,中美关系不能由单方面意志主导,合作需要双方共同的诚意与智慧。 中方明确提出,企业利益和技术自主权属于谈判底线,无论在经贸、军事、地区安全等议题上,中美均需尊重彼此关切,求同存异,外交场合的坦诚交流,是减少误判、增进互信的基础,双方均明白,稳定是最宝贵的成果。 信息来源:《国防部:福建舰试验训练正按计划顺利推进》.2025/09/26 .国防部网站
硬刚美国!我们对美国进行反击,这极有可能是中美摊牌前的起手式!10月10日,我们
【104评论】【9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