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纵横:挑动负面情绪之风当刹 打开手机刷社交平台,总能刷到些让人心里发

诸位平安 2025-10-09 21:56:55

人民日报纵横:挑动负面情绪之风当刹 打开手机刷社交平台,总能刷到些让人心里发堵的内容。明明是邻里间的小摩擦,被添油加醋写成“人情冷漠世风日下”;明明是行业里的个别问题,被无限放大成“整个领域烂透了”。这些内容像带着钩子,专挑人心里最容易烦躁、焦虑的地方勾,看的人越生气,发内容的人越开心——毕竟流量就这么来了。 这种挑动负面情绪的操作,早不是什么新鲜事,却越来越没底线。有博主为了博眼球,把几年前的旧新闻翻出来,改个耸人听闻的标题,假装是“刚发生的大事”;还有些营销号专门盯着家长、打工人这些群体,天天说“孩子不补课就输在起跑线”“35岁不升职就会被裁员”,把本该平和的生活搅得鸡飞狗跳。他们不管事实是什么,只管用极端的语气、片面的视角,把小问题吹成大危机,把个别现象说成普遍情况。 最让人无奈的是,这种风气还会“传染”。有人本来只是想分享点生活里的小烦恼,看到别人靠吐槽、抱怨涨粉,也跟着把芝麻大的事往严重了说;还有些人刷多了负面内容,真就觉得身边到处是问题,出门怕被骗,工作怕被坑,连好好吃饭、好好睡觉都不安心。就像小区里有人喊“有小偷”,本来只是个误会,可越传越邪乎,最后整栋楼的人都提着心,其实从头到尾啥事儿没有。 更该警惕的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借着挑动负面情绪搞事情。他们盯着社会上的一些小矛盾,故意煽风点火,把“个别问题”往“体制问题”上扯,把“个人纠纷”往“群体对立”上引。比如看到有人对政策有疑问,不解释、不引导,反而凑上去说“这政策就是不合理”,煽动大家的不满。这些人心里根本没想着解决问题,就是想借混乱浑水摸鱼,把水搅得越浑,他们越能从中捞好处。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没有哪个地方、哪个行业是完美的,生活里难免有不如意的事。咱们需要的是客观看待问题的态度,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被人牵着鼻子陷入负面情绪里。就像家里的水管坏了,正常人都会找师傅来修,而不是站在旁边骂“这房子怎么这么烂”“全天下的水管都不行”——可现在有些内容,偏偏就教人像后者那样做。 要刹住这股风,光靠读者自己分辨还不够。平台得负起责任,别再把“流量”当成唯一的标准,那些靠挑动负面情绪博眼球的内容,该限流的限流,该下架的下架;监管部门也得盯紧点,对那些故意造谣、煽动对立的账号,该处罚的绝不手软。当然,咱们自己也得有点“免疫力”,看到让自己特别生气、特别焦虑的内容时,多问一句“这是真的吗?”“有没有别的角度?”,别跟着别人的情绪走。 毕竟日子是自己过的,与其被负面情绪裹挟着过日子,不如多看看身边的好——楼下早餐店的老板总多给半勺咸菜,同事会顺手帮你带杯热咖啡,傍晚的晚霞总准时挂在天边。这些细碎的温暖,才是生活最本真的样子,可别让那些挑事的内容,把咱们眼里的光给遮住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当代人情绪困境 社会舆论之风 公众舆论 社会负面舆情 社会舆论感悟 公共舆论困境 微博舆情

0 阅读:13
诸位平安

诸位平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