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打一耙?”女子趁着国庆假期,专门到花果山旅游,发现路边地上有板栗壳,她一时好奇,蹲下捡起查看,结果,这一幕被景区民宿老板娘看到,竟然说女子是小偷,女子解释自己是捡的地上的,可老板娘不依不饶,还说女子是逃票进来的,双方发生争执,老板娘居然拿出高压水枪滋女子家人,要求女子赔偿2000元,女子选择报警! 连云港文旅部门还在热情地招呼大家,快来花果山感受大自然的馈赠,捡捡板栗多惬意。然而,在国庆假期兴冲冲赶来的刘女士,等来的“馈赠”,却是一把直冲面门的高压水枪。 这事儿真不能只当个例看。它就像一出由个人、执法者到管理方接力上演的责任推诿连续剧,最终的账单,得由游客的糟心体验和整个城市的声誉来付。 故事的开端,单纯得像个误会。刘女士和母亲被宣传吸引而来,看到地上有板栗壳,她只是好奇,从没见过,就蹲下捡了个地上的空壳瞅瞅。 谁知这一下,就点燃了路边民宿老板娘的怒火。没有任何求证,“小偷”和“逃票”两顶大帽子就直接扣了上来。刘女士想辩解,说自己买了票,捡的也是空的,可对方根本不听。 接下来的场面,堪称魔幻。老板娘抄起高压水枪,水柱精准地喷向刘女士的脸,头发衣服瞬间湿透,眼睛都睁不开。此般情形,早已逾越争执之界,演变成了毫无掩饰、直露粗暴的人身攻击。这般行径,着实令人愤懑与不齿。 更绝的还在后头。刘女士的母亲轻轻推了下老板娘的胳膊,想让她停手,这位中年女老板顺势就倒在了地上,嘴里喊着:“我怀孕两个月了,流产了你负责!”一套碰瓷表演行云流水,最后直接开价,索赔2000元。 刘女士选择了报警,这本该是正义到场的时候。警察来了,一查,刘女士确实买了票,捡的也确实是无人要的空壳,事实清清楚楚。 可结果呢?一通调解下来,反倒是受害者刘女士掏了300块钱,给了那个还坐在地上坚称“捡就是偷”的老板娘。这种“和稀泥”式的处理,本质上就是让受害者花钱消灾,默许了讹诈行为。 刘女士自己也说,就是本着“出门在外别惹麻烦”的心态才认了栽。这种无奈,恰恰说明了普通游客在面对这种状况时,对官方能否提供坚实保护的信心是多么脆弱。 事情闹大后,花果山景区管理部门的回应更是教科书级别的切割:“这民宿是我们管不着的。”一句话,把责任撇得干干净净,完全无视了游客是冲着“花果山”这个金字招牌来的,商户与景区的共生关系也被视而不见。 最讽刺的是什么?当初正是那句“来花果山捡板栗”的宣传,才把刘女士吸引过来的。美好的田园想象,在现实中碎了一地,官方宣传与在地管理的严重脱节,暴露无遗。 这次经历彻底毁了刘女士的假期,她当天就打道回府了。事后,她把经过发到网上,诉求很简单:对方正式道歉,并退还未游玩部分的门票。一次糟糕的个人体验,就这样发酵成对整个连云港旅游品牌的公开质疑。 网友们可不傻,有人立马就想起了内蒙古游客捡土豆被当地农民热情相待的事儿,两相对比,高下立判。旅游业靠的是口口相传的好名声,不是一锤子买卖。 从老板娘的恶意碰瓷,到官方的和稀泥,再到景区和文旅宣传的责任切割,这条完整的“甩锅”链条,让人心寒。这枚苦涩的板栗壳,最终砸伤的不只是一个游客的心,更是连云港旅游业的未来根基。只有链条上的每一环都敢于担责,而不是相互推诿,“大自然的馈赠”才不会变成游客心中一道抹不去的伤痕。
“倒打一耙?”女子趁着国庆假期,专门到花果山旅游,发现路边地上有板栗壳,她一时好
绾玉说
2025-10-09 13:27:26
0
阅读: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