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理”和“大道理”的区别。 比如韩信,在建立西汉王朝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但是他还是被除掉了。第一次刘邦给的理由是“有人告你造反”,结果是废了“王”,弄到了京城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第二次,干脆就是“谋杀”,被他的恩人,也是新朝廷的台柱子式的大臣萧何诱骗到皇宫,直接杀掉。理由呢?也是“造反”。 韩信说,这是“狡兔死走狗烹”,是自己没用了,所以要被除掉。许多讲历史和讲权谋理论的也喜欢讲这个。 文化人说,这都怪朋友萧何,是朋友出卖才出了这档子事儿。“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就是这个。 也有人说这个事儿主要是吕后太残忍。证据呢,就是在史记里记载的,韩信死后刘邦的反应“叹息”,并由此推断,刘邦其实是不想要韩信的命的,和吕后做的其他虐杀功臣的事情。 …… 要说上面这些说法,也都是“有道理”的。但他们其实也都是“小道理”。而说他们是“小道理”,是因为他们都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从个人利益出发,看问题,看成败得失,看错与对、好与坏。 如果换一个角度,那我们便会发现,这一切、至少其中的很多东西,忽然就变小了,甚至失去意义了。比如吧,把韩信和那些在战争中“死去”战友比一比。把韩信的死和一个安定和平的“西汉王朝”比一下……那么,这一切是不是都没有“天下安定和平”重要? “天下安定和平”、“西汉王朝兴旺发达”才是刘邦和他的无数的战友们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去夺取天下的最终目的。为了这个目的,谁死了都不是什么大事,谁被冤枉了都不是什么大事。而这,才应该是亘古不变的“大道理”。韩信功成名就死了,还是一个英雄。而为了韩信的“功与名”,为了刘邦的大汉江山,那些什么都没有拿到,什么都没有等到,而死去的人呢? 讲“小道理”是没错的。但是讲的多了,讲的过头了,那其实就是无视大道理,就是否定和变相否定大道理。 为什么我们说“英雄”不宜过分崇拜。其实说的就是这个大道理——因为“英雄”之路是无数人的鲜血铺就的,是无数战友的生命换来的。与集体的事业相比,任何个人的荣耀又有多少重量呢?
“小道理”和“大道理”的区别。 比如韩信,在建立西汉王朝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当之
阿岔侃历史
2025-10-08 13:51:19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