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地峡方案基本上“暂停”了。 1.先说大环境,克拉地峡方案当年能通过,是以“一带一路”整体大战略下面的子战略出现的。 但“一带一路”实践了10多年(2013年提出),实际效果和现实阻力基本上也呈现个七七八八。 这种超大型基建的基本要求就是执政当局稳定,周边环境稳定。 但很显然,不论是泰国,还是整个中南半岛,都做不到这一点。 与之相比的是,无论是苏伊士运河,还是巴拿马运河,都是老牌帝国主义“打服”当地土著之后,殖民地政局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才开始修建的。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能出手“打服”整个泰国甚至于整个中南半岛吗?显然不能,因为我们是“老牌发展中国家”。 这就导致克拉地峡的作用逐年递减。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亟待一条已经成型或者能够快速成型的远洋货运通道,北极圈航运就成了“肉眼可见”的替代方案。 2.再说安全问题,克拉地峡方案当年能通过,基于一个默认的现实:中国对美国的威胁,远小于中国对美国的利益。 2004年他新政府首先提出,2015年中泰民间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推进可行性研究,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同年明确表示此为民间行为。 但是请注意,那个时候的中国,整体经济水平还不如日本,世界排名还是第三,并且同时与美英德法四国的外交关系都不错。 老话讲:此一时,彼一时。 现在是什么情况?现在是美英法德轮流派海军来南海“自由航行”的时期。 就算克拉地峡打通了,印度洋上天天搞“军事演习”,你这条航线不照样还是废了吗? 如果你不想放弃,那就得把海军派出去大半用于“护航”。 那么再比较一下北极圈航线,沿途只有日美韩三国,一个王带俩三,连护航军舰都不用,只需要把北部战区的路基航空兵多飞几次带弹巡航就剋以。
克拉地峡方案基本上“暂停”了。 1.先说大环境,克拉地峡方案当年能通过,是以“
晖志谈情
2025-10-07 21:45: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