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对俄罗斯发动“地狱之火”式打击:已现燃油危机 10月5日夜间,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州克斯特沃市的“卢克石油”炼油厂,该炼油厂是俄罗斯第四大炼厂。 每年能加工几百万吨原油,一边供应着俄罗斯中部、西部的民生用油,比如老百姓开车加油、冬天取暖用的燃油,另一边还有不少成品油要出口到周边国家,说是俄罗斯能源经济的 “主动脉” 之一,一点都不夸张。 可现在,无人机投下的弹药直接砸在了生产装置上,工厂不得不紧急停摆,虽然俄罗斯官方没明说具体损失有多严重,但紧接着出现的情况,已经把答案写在了老百姓的生活里。 更让人揪心的是,不只是民生用油紧张,俄罗斯的燃油出口量也开始下滑。 能源出口可是俄罗斯财政的 “钱袋子”,成品油出口占比不算小,这一下,等于既掐了老百姓的 “出行脖子”,又动了国家的 “经济蛋糕”。 最近几个月,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的袭击,简直像按下了 “加速键”。 根据公开信息统计,现在俄罗斯差不多有近半数炼油厂都遭过袭击,有的是储油设施被炸,有的是输油管道被破坏,还有的像这次一样,核心生产装置直接受损。 可能有人会问,乌克兰为啥偏偏盯着能源设施打?这背后其实藏着一套 “以小博大” 的战略。 首先,能源是俄罗斯支撑战争的 “底气” 之一。 俄罗斯的军费里,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原油和成品油出口,打击炼油厂,相当于直接断了一部分 “战争资金”;其次,眼看冬天要来了,俄罗斯民众取暖、日常出行都离不开燃油,供应一紧张,很容易引发民生不满,给俄罗斯政府带来社会压力;最后,俄罗斯军队的调动、坦克装甲车的运转,也得靠燃油撑着,后勤出了问题,前线的行动自然会受影响。 乌克兰这是想从 “经济、民生、军事” 三个维度同时施压,用低成本的无人机,撬动俄罗斯的大防线。 可话又说回来,俄罗斯的防空系统不是一直号称 “强悍” 吗?怎么无人机还能飞到内陆的炼油厂?这里面其实有两个关键原因。 一是乌克兰用的很多无人机,都是民用型号改装的,成本才几千美元,体积小、飞行高度低,雷达很难发现,就像 “小蚊子” 一样,钻空子的能力特别强;二是俄罗斯之前的防空重点,更多放在了前线和莫斯科、圣彼得堡这样的大城市,像下诺夫哥罗德州这种内陆工业城市,防御部署相对薄弱,才给了乌克兰可乘之机。 当然,俄罗斯最近也在调整,比如在炼油厂周边加设防空导弹、安排巡逻队,但应对这种 “小而灵活” 的袭击,显然还需要时间磨合。 不过这种攻击也是一把 “双刃剑”。对乌克兰来说,确实能提振士气,给俄罗斯制造麻烦,但风险也不小 —— 俄罗斯之前就明确说过,会对乌克兰的基础设施进行报复。 要是俄罗斯加大对乌克兰电厂、水厂的打击,冬天里乌克兰民众可能会面临停电停水的困境,最后受影响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再往大了说,这事对全球能源市场也有影响。 俄罗斯毕竟是全球主要的燃油出口国之一,现在出口量下滑,虽然暂时没让国际油价暴涨,但已经让市场开始紧张。 尤其是欧洲,虽然这两年一直在减少对俄能源依赖,但不少化工企业、物流行业还是会间接用到俄罗斯的成品油,要是供应持续紧张,欧洲的能源成本可能又要往上走,最后还是得老百姓买单。
泽连斯基心痛了!乌克兰太没有良心了,他一直以为,打不赢俄罗斯,俄罗斯没有垮掉
【7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