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13年,吴国刺客要离一矛刺穿庆忌的胸膛。庆忌大笑着说:“天下间,居然有像

星河滚烫你是画 2025-10-05 23:19:39

公元前513年,吴国刺客要离一矛刺穿庆忌的胸膛。庆忌大笑着说:“天下间,居然有像你这样的勇士,为了刺杀我,用上这等惨烈的苦肉计!”左右愤愤不平,冲上来要把要离碎尸万段,庆忌挥手制止,说:“放他回吴国,以表彰他对主人的忠诚。今天,死我一个勇士,已经够了。” 要离是春秋时期吴国的一名刺客,身材瘦小,其貌不扬。而被他刺杀的庆忌,则是吴王僚的太子,号称“吴国第一勇士”,万人莫敌。 公元前515年,吴国公子光,在谋士伍子胥的策划下,派刺客专诸用“鱼腹藏剑”的计策,杀死了自己的堂兄吴王僚,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 当时,太子庆忌正在国外访问,躲过一劫。他得知父死国变,便流亡到卫国,招兵买马,准备复仇。 庆忌的存在,让阖闾寝食难安。他手下的将领,无人是庆忌的对手。 伍子胥再次献计,认为对付庆忌这样的勇士,只能智取,不能强攻,并向阖闾推荐了意志坚定的死士——要离。 为了让庆忌毫无保留地信任要离,阖闾与要离联手,上演了一出惊世骇俗的“苦肉计”。 要离先是在朝堂上公然顶撞阖闾,阖闾“大怒”,当众下令斩断了他的右臂,将要离和他的妻子关进了大牢。 在伍子胥的配合下,要离逃出了大牢,一路逃亡,终于来到了庆忌所在的卫国。 得知要离越狱逃脱,阖闾震怒,依计杀死了他的妻子,并焚烧、弃尸于闹市。 庆忌看着眼前家破人亡、身负重残的要离,起初是持怀疑态度的。 不久,细作从吴国打探消息回来,证实了要离的右臂确实是因为顶撞阖闾,而被下令砍掉。不仅如此,要离越狱后,阖闾还下令杀掉了他的妻子,并当众焚烧弃尸。 得知这个噩耗后,要离当场昏厥。 这一系列表演下来,庆忌对要离的怀疑,顿时烟消云散。 此后,庆忌对他深信不疑,引为心腹,将复国大计与他商议。 公元前513年,庆忌认为时机成熟,率领舰队,准备渡江攻打吴国。庆忌与他最信任的盟友要离,同坐一艘旗舰之上。 江面上刮起了大风。就在庆忌迎风而立,眺望故国之时,站在他身后的要离,用仅剩的左手,握住一柄早已备好的短矛,借着风势的掩护,一矛刺出,穿透了庆忌的胸膛。 庆忌作为“第一勇士”,反应神速,剧痛之下,反手便将瘦小的要离提了起来。此时,左右卫兵反应过来,怒吼着冲上前,要将这个卑鄙的刺客乱刀砍死。 可庆忌却挥手制止了他们。 他看着被自己提在手中的要离,竟然大笑起来:“天下间,居然有像你这样的勇士,为了刺杀我,能用上这等惨烈的苦肉计!” 庆忌没有下令处死要离,反而对左右说:“罢了!不要为难他。放他回吴国,以表彰他对主人的忠诚。今天,死我一个勇士,已经够了。” 说完,他亲手拔出胸前的长矛,血流如注,当场身亡。 庆忌死后,要离想要投水自杀,但被庆忌的卫士们捞了上来。 卫士们劝他赶紧离开,回吴国领赏,但要离认为,自己为了“忠”,却犯下了“不仁”(杀妻灭子)、“不义”(刺杀庆忌)的大罪,已经无颜立于天地之间。最终,他当场拔剑自刎。 这件事粗看没什么毛病,事实清楚明白;但是细看后,却发现有很多让人不解的地方。 庆忌明明已被刺杀,为何不杀了刺客为自己报仇,反而称赞他是“勇士”,还下令放他走?这其中有没有什么隐情? 还有要离,他既然已经成功完成了任务,为何在庆忌死后,没有选择逃生,反而选择了自刎? 想要弄清楚上面的几个问题,就需要先了解春秋时期“士”的信条。 在那个时代,“士”这个阶层,有着极高的荣誉感和独特的道德准则。“忠”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无论是刺客,还是被刺的英雄,他们首先效忠的,是自己的“主人”和“国家”。 庆忌很识趣,当要离刺穿他胸膛时,他没有去恨要离个人。他明白,要离此举,是为其主阖闾尽忠。作为一个同样有着远大抱负的英雄,他敬佩这种忠诚。 要离既然敢这么做,自然有他的底气。要离很清楚,刺杀庆忌是九死一生的任务,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所追求的,不是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完成主君任务后,作为一个“忠士”的名声。 庆忌已经看明白了,要离此行,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的。他知道,杀死要离,不过是杀死一个躯壳,反而成全了要离“为国尽忠”的名声。 所以他故意顺着要离,不仅不杀他,反而称赞他,并下令放他走,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彰显自己作为英雄的气度。我庆忌,即便身死,也要死得比你阖闾更大度、更高尚。 另外,庆忌在临死前,也明白了自己失败的根源。阖闾能找到要离这样,不惜杀妻灭子、自断右臂也要完成任务的死士,说明阖闾的统治已经稳固,人心归附。自己的复仇大业,即便没有这次刺杀,恐怕也难以成功。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星河滚烫你是画

星河滚烫你是画

欢迎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