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1994年,玉米地里那个女的也是我杀的,只是不知道被谁顶罪了。”听到

千浅挽星星 2025-10-05 18:41:03

[中国赞]“1994年,玉米地里那个女的也是我杀的,只是不知道被谁顶罪了。”听到这句话,正在做笔录的警察愣住了,因为这个案子早已经结案,凶手已经被枪决了,那眼前的这个人说的是真的吗?   背负三条人命的王金书被逮捕归案后,警方按照程序对其进行审问,然而王金书的供词却让整个警察局都感到震惊。   因为根据警方所掌握的证据,王金书背负了两条人命,但王金书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希望了,索性就全招了,但他却表示,自己残害过三条鲜活的生命。   其中在1994年的一场命案,警方早已结案,但现在王金书却表示,其实自己才是那场命案的凶手,但是不知为何,有人替他背负了这个罪责。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之后,公安局局长郑成月心中有一个大胆的猜测,那就是11年前的那场命案,很有可能是错判了。   但这件事非同小可,一旦继续深究,很有可能牵扯到很多人,要知道,那场命案的“杀人凶手”已经被枪毙,可如果王金书说的是真的话,那么他们大概率是判错了人。   时间回到1994年,当时的王金书已经干尽了坏事,但还不至于上升到残害生命,可是一次下班的路上,王金书意外撞见了年轻漂亮的工厂小妹康某。   于是在王金书的心中开始出现了歹心,他并不是对其进行追求,而是不断尾随康某,在摸清楚她的上下班规律后,便埋伏在一处隐蔽的地方等着康某路过。   而康某对其浑然不知,没有一点防备心的她直接被王金书残害,王金书担心自己的罪行暴露,索性直接杀害了对方。   康某的家人见下班时间早就过了,但是一直不见人回家,便匆忙外出寻找,可即便是找到了厂里面,依旧没有见其身影,最终只能选择报警。   警方沿着康某的下班路线进行搜查,最终在一处偏僻的地方发现了康某的尸体,看着混乱不堪的场面,警方断定这是一场奸杀案。   发生这样的事情,附近的人都感到非常震惊,扬言一定要严惩凶手,年轻漂亮的康某正值青春年华,就这样被残忍杀害,凶手不能被轻易放过。   随着舆论声越来越大,警方的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可由于在那个年代,大部分街道是没有监控设备的,更何况是这种小路。   警方失去了追查的线索,但上级也给出了压力,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抓到凶手,否则任何人都无法承担这个责任。   于是调查人员便换了一个方向,从康某的爱慕者开始追查,毕竟年轻漂亮的康某肯定有不少追求者,再加上受害者临死前遭受过侮辱,因此警方猜测,这可能是一场情杀。   不过村里人都表示,康某属于单身状态,并没有结婚,更没有男朋友,但是却有一个追求者聂树斌。   聂树斌喜欢康某,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大家不相信凶手就是聂树斌,因为聂树斌平常就是一个老实的小伙子,一家人都老实本分,根本不会像是做出残害生命的那种人。   但警方还是要进行调查的,而聂树斌也是非常配合警方的调查,因为他自己心里清楚,只有配合才能早日让真相大白。   然而自从聂树斌被带到警察局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聂树斌的父母很是担心,三番五次的去寻找自己的儿子,但都被“还在审讯中”为由拒绝了他们见面。   几天之后,聂树斌竟然“招了”,他直接承认自己就是杀害康某的凶手,这几天的时间里,聂树斌经历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最终聂树斌被判死刑,这个案子就此告终,很多人都开始唏嘘,平时看着非常老实的聂树斌,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而聂树斌的父母也背上一定的罪名,村里人都开始远离他们,但是两位老人坚信,自己的儿子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便不断走在申冤的道路上。   可他们也没有证据,因此便陷入了僵局,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完结,可没想到的是,11年后,王金书交代了自己杀人的罪行。   为了搞清楚事情的真相,郑成月开始着手调查,但其他人都劝他不要这么做,毕竟那个案子已经结案,再加上没有证据,再调查下去也只不过是徒劳而已。   但郑成月坚持调查,并联系上了聂树斌的父母,一起为死去的聂树斌进行申冤,最终他做到了,但代价是,郑成月失去了局长的职位。   郑成月被降职了,毕竟这个案子的背后,牵扯到了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必须有人为此付出代价。   不过郑成月并不后悔,因为他揭开了一个埋藏11年的真相,聂树斌的父母在申冤成功后,更是声泪俱下。   最终聂树斌的父母获得260多万的赔偿,但钱再多,都换不来儿子年轻的生命。 信息来源:凤凰卫视:《他追了聂案11年:若我死了,请在聂树斌坟墓旁立个碑》

0 阅读:76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