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5月2日,苏曼殊因暴饮暴食逝世,年仅35岁,死后在他枕头和床铺下发现很多糖纸,在日本留学期间,他曾“一日饮冰五六斤”,自己还记载过:“食生姜炒鸡三大碟,虾仁面一小碗,苹果五个,明日肚子洞泄否,一任天命耳”。 苏曼殊对甜食的执着,要从他悲惨的童年说起。 1884年,他出生于日本横滨,是广东茶商与日本女子的私生子。 由于身份特殊,他从小就在苏家受尽歧视和虐待。 有一次他发高烧,家人不但不给他治病,反而把他扔进柴房自生自灭。 年幼的他在柴房里躺了三天,靠啃馊馒头活下来。 十岁那年,表兄偷偷塞给他一块水果糖,这是他第一次尝到甜味,才知道世上真有这么甜的东西。 这一口甜,成了他一辈子的念想,后来他特别爱吃甜食,那在当时可是出了名的,朋友们都叫他"糖僧"。 他一天能吃掉30包麦芽糖,没钱买糖时,甚至把自己的金牙敲下来换糖,除了糖,他的暴饮暴食也很出名,在日本留学时,他曾经"一天吃五六斤冰块"。 有一次,他一口气吃了60个包子,吃到一半朋友劝他别吃了,他非要吃完,还有一次,他连夜吃完朋友送的20个芋头饼,结果肚子胀得呻吟了一整夜。 苏曼殊一生曾三次出家,又三次还俗,过着半僧半俗的生活。 他十二岁时第一次出家,但因为不适应寺庙的清规戒律很快还俗。 最搞笑的是他的第三次出家,在海云寺剃度,却因为偷吃鸽子肉被当场抓住,最后被赶出寺庙。 虽然是个出家人,苏曼殊却经常穿着袈裟去青楼,不过他去青楼主要是和歌妓们谈诗论画,很少做越轨的事。 别看苏曼殊饮食上这么怪,他可是个真正的才子。 他精通中文、日文、英文、梵文和法文五国语言,还是中国第一个翻译《悲惨世界》的人。 他还用五言诗的形式翻译拜伦的诗,连鲁迅这样的大文豪都对他的翻译赞不绝口。 苏曼殊还是个很棒的画家,他的国画作品清新淡雅,把中西方画法融合得很好。 有人拿蜜枣来求画,他二话不说就答应,而有人出重金求画,却被他一口回绝。 苏曼殊心里苦,得用甜来填,他一生都在寻找母爱和归属感,却始终没能如愿。 生母在他童年时就离开了他,养母早逝,族人始终不认他。 他用甜食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和孤独,用暴饮暴食来麻痹自己对现实的失望,这种自暴自弃的饮食方式,最终要了他的命。 他被安葬在杭州西湖孤山,每年都有仰慕者在他的墓前放上几颗糖,纪念这位用一生追寻甜蜜的苦命才子。 信息来源:《民国奇僧苏曼殊》澎湃新闻
1918年5月2日,苏曼殊因暴饮暴食逝世,年仅35岁,死后在他枕头和床铺下发现很
花开半夏半夏园
2025-10-05 12:41: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