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伊朗宣布了 10月4日,伊朗宣布外长阿拉格齐致函给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

爱国的小涛涛 2025-10-04 04:25:02

就在刚刚 伊朗宣布了 10月4日,伊朗宣布外长阿拉格齐致函给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信里只有一句重点,西方再这么随便制裁人,国际法就要被撕成废纸。他提醒两个小兄弟,今天挨板子的是伊朗,明天就可能轮到你们南亚和非洲,所以必须一起喊停。(央视新闻) 伊朗这封信像惊雷般炸响在国际社会。阿拉格齐外长的话语里带着沉甸甸的分量,这不是普通的外交辞令,而是被逼到墙角后的呐喊。西方挥舞制裁大棒的习惯该改改了,每次举起棍子都砸碎一片国际信任。国际法书本被翻得哗哗响,可某些国家总爱挑对自己有利的条款来念。 看看这些年受制裁的国家名单,像雪球越滚越大。从俄罗斯到委内瑞拉,从朝鲜到叙利亚,现在轮到了伊朗。每个国家被制裁时,西方总说这是维护国际秩序。可秩序不该是某些国家的特权,更不能变成打压异己的工具。小国们心里都明白,今天沉默旁观,明天就可能成为砧板上的鱼肉。 国际法的尊严正在被一点点蚕食。联合国宪章明明写着各国主权平等,可现实总让人心寒。2018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时,多少国家摇头叹息。白纸黑字的协议说撕就撕,这哪里是大国该有的担当?伊朗人民为此承受的经济困境,西方媒体却很少提及。 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收到这封信时,想必心里五味杂陈。这两个美丽的岛国,常年依赖国际贸易和旅游业。若哪天西方突然翻脸,他们的经济命脉可能瞬间断裂。去年斯里兰卡经历债务危机时,已经尝到国际金融波动的苦涩。 非洲国家更是深有体会。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制裁的阴影就笼罩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苏丹被制裁十多年,普通民众连基本药物都难以获取。津巴布韦的经济发展被制裁拖慢脚步,受苦的还是老百姓。这些教训历历在目,难怪伊朗要大声疾呼。 国际社会需要公平的裁判,不能总让强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美国近二十年对他国实施制裁超过3200项。这个数字令人震惊,相当于每两天就有三个新制裁措施出台。如此频繁地使用经济武器,世界经济怎能健康发展? 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这个立场赢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毕竟世界是个地球村,邻居之间磕磕碰碰很正常,但不能动不动就断水断电。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学会相互尊重。 伊朗的呼吁像一面镜子,照出国际关系的现实困境。小国们开始觉醒,不再甘心做沉默的羔羊。去年联合国大会上,85个国家联合发声反对单边制裁。这个数字比前年增加了两成,说明共识正在形成。 每个国家都是国际大家庭的成员,有权追求幸福与发展。西方国家的政治家们该听听这封来信背后的深意。当制裁变成家常便饭,国际规则就会失去尊严。最终受损的将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爱国的小涛涛

爱国的小涛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