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闹了个大笑话,800多将领紧急赶回美国,本以为要发动战争,谁想到是特朗普政府

盘盘鸭 2025-10-02 16:52:52

美军闹了个大笑话,800多将领紧急赶回美国,本以为要发动战争,谁想到是特朗普政府对美军的“服从性测试”,高级指挥官们,被一个退役少校训的抬不起头。     2025年9月底,驻韩美军司令金梅尔中将的手机在凌晨三点突然震动,屏幕上“五角大楼紧急专线”的字样让他瞬间清醒。 电话那头,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的幕僚用不容置疑的语气传达指令:“即刻终止所有当前任务,24小时内抵达匡提科基地,不得追问原因,不得延误。” 挂掉电话,金梅尔盯着桌上“自由护盾”联合军演的推演图,这场与韩军筹备了三个月的演习,原定次日清晨启动,而他此刻能做的,只有在半小时内匆匆拟定交接方案,将指挥权临时移交副手。 他不知道,此时从德国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到日本横须贺港,800余名和他一样的美军将领,都在经历相似的混乱。   这种混乱的根源,早在半年前就已埋下。今年3月,赫格塞思在一个标注“绝密”的军方聊天群中,误将《大西洋月刊》主编戈德伯格拉入,导致美军计划空袭也门胡塞武装的详细部署。 包括战机起飞时间、打击目标坐标、后勤补给路线——被全程围观。 丑闻曝光后,五角大楼联合参谋部、作战计划部等核心部门官员几乎全员被撤,赫格塞思虽靠特朗普政府的支持保住职位,却成了美军高层中“孤家寡人”。 据五角大楼内部一位负责协调将领调动的中层官员透露,召回指令下达前一周,赫格塞思曾私下召见6名亲信将领,暗示“要做一次重要的立场检验”; 而这些将领,后来都成了此次召回中“积极响应”的标杆。   金梅尔抵达匡提科时,基地礼堂外已停满军用飞机和高级轿车。他注意到,驻波兰第5军军长汉森少将的战术靴上还沾着东欧平原的泥土。 汉森此前正主导美军装甲部队在波罗的海沿岸的“敏捷匕首”演习,接到指令时,演习刚进行到关键的跨区机动环节,仓促中断导致3个装甲营在波兰与立陶宛边境陷入“无指令待命”状态。 更让金梅尔不安的是,他在礼堂门口撞见中央司令部司令库里拉,对方脸色凝重地透露,中东地区针对伊朗核设施的情报监控,因核心分析团队随他撤离,已出现超过48小时的“数据断层”。 这些本该守护美军全球防线的将领,此刻却像学生一样被集中起来,等待一场未知的“考核”。   当赫格塞思站上讲台,这场“考核”的荒诞性彻底暴露。90分钟的演讲里,没有任何关于战区安全、装备发展或士兵福利的实质内容,反复出现的只有“重拾战士精神”“对国家忠诚”等空洞口号。 金梅尔身边的驻非洲司令部司令麦肯齐中将低声吐槽:“这比我给新兵做的动员令还没营养。” 真正的“考核内容”藏在会后分发的保密文件里:政府计划在明年年底前裁减10%的将官编制,其中国民警卫队的将官名额要削减20%,包括3名四星上将。 文件还明确,裁减标准将“重点参考近期重大任务中的配合度与立场一致性”,换句话说,此次是否无条件响应召回,成了判断“是否忠诚”的关键指标。   这种将军事职务与政治立场绑定的操作,让金梅尔想起自己刚入伍时的教官、前陆军上将威尔逊的话:“美军的肩章上刻的是宪法,不是某个人的名字。”而现在,威尔逊的担忧正在变成现实。 就在召回事件发生前一个月,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上将因2021年国会山骚乱期间与佩洛西有过工作接触,被取消了伴随多年的安保待遇,甚至有议员提出要将其军衔从四星上将降为三星; 会议结束后,金梅尔在返回韩国的飞机上收到了韩军联合参谋本部的问询:“演习何时重启?美军的指挥衔接是否稳定?”他只能含糊回应“等待进一步指令”。 而此时,五角大楼的中层官员正在处理更棘手的问题:驻加勒比海的“硫磺岛”号两栖攻击舰因指挥官被召回,在委内瑞拉外海漂浮了三天,原本的缉毒任务被迫暂停; 驻日本冲绳的海军陆战队第31远征队,因司令缺席,推迟了与日本自卫队的“铁拳”联合演习。这些因政治操作导致的军事空窗,正在一点点侵蚀美军多年构建的“全球快速响应”体系。   更深远的影响还在后面。召回事件曝光后,美军内部一份匿名调查显示,有62%的将官表示“对当前指挥体系失去信任”,前上将威尔逊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直言;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军队,就是这样从内部被政治化蛀空的——当将领们开始担心自己的职位多于前线的士兵,这支军队就离危险不远了。”   事实上,美军真正的威胁,从来不是某个战区的敌人,而是从内部瓦解其职业化根基的政治侵蚀。 这场看似荒唐的将领召回,不过是一道裂痕的开始,而这道裂痕,正在慢慢扩大,吞噬着美军曾经引以为傲的纪律与专业。   信源:全球800名美军高级将领被紧急召回开会,什么原因?各种猜测浮现…… 2025-09-26 19:57·上观新闻

0 阅读:0
盘盘鸭

盘盘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