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仪,中国无法生产时,国外的飞利浦卖中国3000万一台,中国自主研发量产后

芸霄记史 2025-10-01 10:46:10

核磁共振仪,中国无法生产时,国外的飞利浦卖中国3000万一台,中国自主研发量产后,国外卖280万一台,这就是自主研发的价值。     过去这类设备几乎被西门子、飞利浦、GE三家垄断,他们定价完全看心情,一台机器动辄3000万,很多县级医院十年预算都换不来一台,基层只能干瞪眼。     患者也受罪,做个头部核磁检查要花3800元,相当于不少家庭半年的生活费,预约得等三个月,结果还要排队拿报告。   如果设备坏了,外国工程师来修八小时收费二十万,还不许中国人旁观,连每颗螺丝都是单价。     更要命的是耗材,超导线圈必须泡在零下269度的液氦里,而液氦设备全球能造的没几家。   北京某三甲医院一年光补液氦就花200万,这笔钱原本能请几位专家长期坐诊,可以说,医院、患者、国家都被迫接受高昂成本。     欧美厂家那时还放话:中国人不可能自主生产高端核磁。正是这种自信,才敢一路把价格抬到天上。   2008年中国下决心自主研发,科研团队条件艰苦,进口电线一米要价一万,他们用老旧设备反复拉制,手指常常被液氮罐冻到粘住。   整整三年,国产合格电线终于诞生,成本直接降到1000元一米。     磁场均匀度也是大难关,工程师们在实验室里搭起“磁体帐篷”,不回家一连干了三个月,拼命调试,才把偏差控制到头发丝十分之一的程度,正是这些突破,为后来国产机器的问世打下了基础。     随着研发推进,联影、万东、东软等企业不断攻关,2022年,国产1.5T机型已登顶国内市场,3.0T机型也闯进了前三。   国产化一普及,进口价格瞬间崩盘,从3000万掉到280万,降价不是因为良心发现,而是因为没人敢继续买他们的高价货。     福建省2024年的集采说明了一切,万东医疗的1.5T核磁报价仅200万,26台一共5200万, 十年前,这点钱连两台进口机都买不到。   如今超导线圈、梯度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化,成本降了七成,年产量还比2015年增加12倍。     国产设备不仅便宜,还好用,河北还推出了常导型核磁,不用液氦,单次检查成本只要1块钱,现在全国已有3000多家乡镇卫生院在用。     2024年,国内68%的县医院已经装上核磁,部分地区覆盖率甚至达到90%,检查价格也下来了,从过去几千元降到八百元,低的地方五百就能做,很多人第一次在家门口的医院完成了大医院级别的检查。     如今中国已经不是跟跑状态,联影推出了全球首台5.0T全身核磁,成像质量比进口还高,价格只有五分之一。   2024年市场份额,联影占24%排国内第二,仅次于西门子,把GE和飞利浦甩在了身后,国产设备整体份额也从2021年的21%升到31%,地位今非昔比。     真正的价值,不仅是价格被压下去,更在于普通人能用得起先进设备,更多人能及时做检查、及时治病,这才是最大的意义。     参考信源:又一颗“皇冠上的明珠”,我国突破国外封锁,已成功开始量产——每日经济新闻

0 阅读:70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