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退役将领栗正杰说,根据日本媒体的推测,解放军将来若是发起解放台湾行动,如果域外势力胆敢介入的话,那么解放军一定会是打一场反介入区域拒止的战争,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围点打援”。 这个说法并不是凭空想出来,解放军在历史上多次使用过类似的战法,像1932年的苏家埠战役,红军通过分割主力、阻击援军,最终全歼敌人的援兵。 还有1949年的天津战役,东北野战军依靠阻断援军,仅用不到三十个小时就拿下了全城。 这些历史经验都在说明一个问题:要想稳住局势,关键就是围住核心目标,再把对方援军打掉,让敌人脱不开身。 今天的版本和过去不同,以前靠的是人海、地形和巧妙布阵,而现在靠的是现代化武器和科技系统。 解放军在台海地区已经形成了全天候的情报监视圈,北斗卫星提供精准定位,无人机能进行长时间侦察,沿海雷达早就对台湾周边的动向了如指掌。 加上水下声呐阵列,任何想要靠近的舰艇,都难逃监视,这就是现代“围点”的意义,先把全局看透,再进行封锁。 至于“打援”,则是解放军最拿手的环节,近距离有火箭炮覆盖,中程有东风-21D这样的反舰导弹保护海峡安全,更远外交由东风-26压制第二岛链。 换句话说,只要外国舰队敢于进入战区,就必须面对多层火力的拦截,甚至不仅是导弹,更有电子干扰和网络打击,对手的指挥系统一旦失灵,就算舰队到了海边,也只是一堆钢铁靶子。 境外势力虽然经常喊要“协防台湾”,但真正要采取行动并不容易,美国的全球兵力分布广,在西太平洋能投入的力量有限,航母编队一旦进入射程,等着它们的可能就是大规模导弹突袭。 再看日本,军事上严重依赖美国,像嘉手纳和横须贺这些基地,早就在解放军的打击范围之内,而冲绳当地的反美基地情绪长期存在,日本政府一旦军事介入,先面对的可能就是国内压力。 这种情况下,岛内的心理变化就会很快显现,过去“台独”势力敢跳得欢,是因为觉得外部有人撑腰。 但当解放军次次演训都展示出强大反介入能力,外援幻想逐渐破灭,岛内信心难免消退,缺少信心,军事抵抗自然难以持久,心理上的震慑往往比战场上的冲击来得更直接。 “围点打援”不仅是战术,也是大陆对台立场的现实体现,和平统一仍然是最主要的方向,但绝不会放弃武力手段。 今天的“围点打援”不同于过去,但本质没变,它强调先锁住目标、切断援助,再用强大火力和科技手段遏制任何外部插手。 这不仅让企图介入的国家犹豫三分,也让岛内“台独”失去底气,未来局势的主动权,显然已经在大陆一边。
·台湾省退役将领栗正杰说,根据日本媒体的推测,解放军将来若是发起解放台湾行动,如
芸霄记史
2025-10-01 10:46:05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