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为了进一步强化重庆后方造船基地的建设,六机部做出了重要决策,将河南柴油机厂(407厂)的部分职工和设备迁移至重庆,共同筹建一个专门生产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的工厂。这一举措无疑将为重庆后方造船基地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1966年初,经过详尽的勘测,厂址最初选定在重庆武隆,并命名为国营前进机械厂,代号405厂。1968年,前进机械厂又迁至重庆江津西南方向40公里的五里坡,与江津地区的其他船舶系统企业形成了紧密的配套关系。厂房迅速崛起,总装车间、中速机装试车间、机加车间、工具车间等一应俱全,为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的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1975年,六机部下达任务,由前进机械厂负责为037型猎潜艇生产12VE230ZC型柴油机。这款柴油机被誉为037猎潜艇的“心脏”,其生产任务显得尤为关键。在三线建设时期,重庆造船厂(429厂)承担了037型猎潜艇的生产任务,而前进机械厂则担当起为其提供柴油发动机的重任,确保了这款战舰的“心脏”能够强劲有力地跳动。
国营前进机械厂在江津19家三线厂中,其生活区建设堪称一流。厂内配备了完善的生产生活设施,包括职工宿舍、办公大楼、职工医院、职工食堂、招待所、子弟学校、灯光球场以及电影院等。
1980年,随着三线建设的落幕,国营前进机械厂积极响应时代变迁,逐渐转向民品研发领域。该厂曾与其他几家船舶系统的工厂携手合作,共同打造五洲牌自行车。
1981年,国营前进机械厂更名为四川柴油机厂,这一变革标志着该厂在保持军工生产的同时,积极向民用柴油机的研发与生产领域进军。凭借在军工领域的深厚积淀,四川柴油机厂在民品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与实力。
1997年,四川柴油机厂再度更名为重庆柴油机厂。2000年前后,山东潍柴成功兼并重庆柴油机厂,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后,该企业经历了数次更名,不断适应市场变化。2017年12月,为了进一步融入现代工业发展潮流,重庆潍柴发动机厂整体搬迁至德感工业园,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如今,在老厂区的土地上,一幢幢承载着历史印记的红砖建筑静静伫立,它们目睹了往日的繁荣与喧嚣。随着机器的停歇与人员的迁徙,这里变得宁静而略带荒凉。厂房斑驳的墙面仿佛在诉说着那些关于三线建设的艰辛与辉煌,以及国营405厂的辉煌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