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9月25日报道,浙江宁波,一女孩从16岁开始,一上厕所就晕倒,上课中途去

文史充点站 2025-09-30 10:58:01

活久见!9月25日报道,浙江宁波,一女孩从16岁开始,一上厕所就晕倒,上课中途去厕所会晕,逛街时上厕所也会晕,就连在家也不敢轻易进厕所!每次晕倒时,女孩脸色煞白、脉搏微弱、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哗哗往下淌。网友:那该怎么上厕所? 宁波21岁的女孩小李有个难言之隐,困扰了她整整五年,从16岁开始,她每次上厕所都可能突然晕倒,短则十分钟,长则半小时才能醒过来。 这种情况没有规律,在家会晕,在学校也会晕,逛街时去公共厕所也可能发作,小李最怕的就是一个人在厕所里,因为晕倒时完全失去意识,醒来时常常发现自己摔倒在地上。 为了防止受伤,她在马桶旁边放了个塑料凳子,每次上厕所都心惊胆战,感觉不对劲就赶紧坐到凳子上,避免直接摔在地面,这种日子过了五年,她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小李跑遍了多家医院,做了各种检查,心电图、脑电图、头颅CT都查过,医生说各项指标都正常,有的医生说可能是低血糖,有的说可能是贫血,但按这些方向治疗都没效果。 半年前,小李因为心率过缓去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查,接诊的沈医生仔细询问了她的病史,听说她总在上厕所时晕倒,立刻想到了一种特殊的疾病。 沈医生安排小李做了直立倾斜试验,这个检查很简单,就是让患者平躺在可以倾斜的床上,然后慢慢把床竖起来,模拟从躺着到站立的过程,整个过程中监测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结果在测试过程中,小李的心率突然从正常水平降到每分钟40次以下,血压也明显下降,人当场就晕了过去,这次检查终于找到了病因——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这种病听起来陌生,但其实不少见,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10个人中就有1人一生会经历至少一次晕厥,其中约一半是这种类型。 医生给了小李两个选择,轻症可以通过物理训练改善,比如每天做倾斜训练,让身体逐渐适应体位变化。还要调整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站立,感觉不适时马上坐下或躺下。 但小李的情况比较严重,频繁发作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医生建议她做射频消融手术,这是一种微创治疗,通过导管在心脏特定部位释放能量,调节神经信号传导。 手术很成功,小李现在已经完全恢复正常,她说终于可以像普通人一样上厕所了,不用再每天提心吊胆,这五年来的心理压力终于放下了。 看了宁波女孩小李的故事,真是又心疼又为她高兴,这五年来的煎熬,恐怕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低血糖或者体质虚,一紧张或者累了就容易头晕,从来没往神经这方面想过!” 这下算是“破案”了,原来这种莫名其妙的头晕晕倒,可能真是一种有名字的病。 特别是看到小李在厕所常备塑料凳子的细节,不少网友直呼“这画面感太强了,想想都难受”,但也佩服她的机智,在无助中想办法保护自己。 “求医过程太真实,好医生真的太重要了” ,小李辗转多家医院才确诊的经历,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 能遇到一位愿意耐心听你讲完所有细节的医生是多么幸运,就像报道里的沈医生,没有一上来就开一堆检查,而是先像聊天一样问清楚情况,这种细致的问诊才是揪出疑难杂症的关键。 有网友评论:“查不出病因的那种无助和焦虑,真的太折磨人了,为小李最终能康复感到开心!”  “奇怪的知识增加了,原来厕所放沙发不是没道理” 。这个病例还带火了一个“冷知识”。 有网友调侃道:“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些高档酒店的厕所里会放一张小沙发或者躺椅了,原来不只是为了豪华,可能还真有实际用途!”  虽然是个玩笑,但也让大家开始关注到一些特殊人群的需求,觉得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该更具包容性。 那么问题来了,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或者听说过什么类似的“怪毛病”,最后是怎么解决的呢?一起来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信源:宁波晚报

0 阅读:0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