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一名侦察员慌慌张张到新四军第6师16旅旅部报告:“旅长,不好了,我在大街上看到前几天被捕的诸葛慎团长了!” 这话让旅部瞬间静了:诸葛慎,47 团团长兼金坛县长,半个月前刚因叛徒出卖落入日军手中,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大街上? 没人知道,这看似 “诡异” 的一幕背后,是一位新四军将领用命搏出的 “生死棋局”。 时间倒回 1943 年 8 月 13 日,诸葛慎刚在指前镇开完抗日动员会,骑着自行车往驻地赶。城郊竹林小路里,日军宪兵队长小泉一郎带着人突然冲出。 是 47 团参谋张友才当了叛徒,把他的行踪卖了个干净,诸葛慎寡不敌众,被押进金坛宪兵队监狱,等待他的是地狱般的折磨。 老虎凳上,腿骨被压得咯吱响;辣椒水灌进喉咙,烧得五脏六腑像着了火,日军嘶吼着要他招出新四军地下联络站,诸葛慎只咬着牙骂:“休想!” 见硬的不行,小泉又换了花样,把他请进 “优待室”,摆上酒菜劝降。 诸葛慎看着满桌鱼肉,想起了一年前牺牲的妻子林心平,那个 22 岁的金坛文教科长,被叛徒出卖后遭日军折磨两个月,最后被肢解投入硫酸缸。 滔天恨意涌上来,他抬手掀翻酒桌,瓷盘碎了一地:“我妻的仇还没报,岂会与你们同流合污!” 为了不被酷刑逼供泄露机密,诸葛慎偷偷咬过舌头,撞过监狱墙壁,每次都被日军拦下。 小泉见硬的软的都没用,竟想出个毒计:9 月 12 日,以 “证据不足” 把他放了,实则派特务死死跟踪,想通过他钓出整个新四军地下网络。 诸葛慎刚走出监狱大门,就察觉了身后的 “尾巴”。他没慌,每天准时去城东茶馆下棋,指尖捏着棋子,眼角却把特务的跟踪规律摸得一清二楚。 几天后,他借着给茶桌添水的功夫,在杯底用茶水写了 “急需归队”,又借着棋盘摆了个 “渡河” 的图案,把消息传给了茶馆隔壁孙记商行的地下联络员孙荣华,约定三日后小雨夜行动。 10 月的那个夜晚,大雨倾盆而下,把天地间浇得一片朦胧,日军的监视也跟着松了不少。 在杜长华等地下党员的协助下,诸葛慎轻手轻脚摸进了城北臭水塘,冰凉的泥水没过脚踝,他咬着牙坐上竹筏,过河后用麻绳缠住城墙垛,一步一步硬生生攀了上去。 等日军第二天发现人去楼空,慌忙封城搜查时,诸葛慎早就平安回到新四军驻地,把日军 “放长线钓大鱼” 的阴谋一五一十全说了出来。 后来有人问诸葛慎,从监狱到脱险,最怕的是什么?他说:“怕的不是死,是没能为妻子报仇,没能守住战友们的联络站。” 这位毕业于北平大学法学院的知识分子,脱下长衫拿起枪,在酷刑面前没弯过腰,在阴谋面前没乱过阵脚,用智勇双全写下了抗战史上的传奇。 如今再读这段历史,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穿透岁月的硬气,是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的骨气,是 “家国仇未报,何惧生与死” 的底气,更是无数像诸葛慎、林心平这样的中国人,用血肉之躯筑起的抗日长城。 他们的故事,从来不是书本里的文字,而是刻在民族骨血里的 “精神密码”:无论面对多大的绝境,中国人的骨头,永远是硬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源:《新四军第六师抗战史料汇编》、《金坛革命斗争史》】
1943年,一名侦察员慌慌张张到新四军第6师16旅旅部报告:“旅长,不好了,我在
春秋说史
2025-09-29 20:43:30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