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2025年2月18日南海上空,一架菲律宾飞机在黄岩岛上空三分钟

士气沉沉 2025-09-29 16:50:24

[微风]2025 年 2 月 18 日南海上空,一架菲律宾飞机在黄岩岛上空三分钟内突然下降近千米,差点撞上中国的直升机。这架小飞机的急降只是开始。 三个月后,十几艘菲律宾公务船关掉定位系统,凌晨从四面八方围住黄岩岛,故意撞上中国海警船。这些举动看似冲动,背后却有更深的打算。 黄岩岛礁盘上空那场惊魂时刻,绝非偶然。菲律宾飞机以极低高度掠过,突然俯冲的轨迹被中国海空监控全程捕捉。 这种高风险动作背后,是马尼拉精心设计的“碰瓷”剧本——通过制造空中险情,渲染“中国威胁论”,为后续海上行动铺垫舆论基础。更值得玩味的是,事件发生后不到24小时,菲律宾外交部就急召中国大使提出抗议,效率之高令人咋舌。 真正的重头戏在三个月后上演。菲律宾船只集体关闭AIS船舶识别系统,如同幽灵般在夜色中向黄岩岛集结。这种反侦察操作暴露了行动的预谋性——他们清楚中国海警的监控能力,刻意制造“意外接触”的假象。 当菲律宾船只以危险角度撞击中国海警船时,船体碰撞的巨响被刻意放大,随船记者的镜头精准捕捉了每一帧画面。这些影像很快出现在西方媒体头条,配上“中国海警攻击菲律宾船只”的煽动标题。 马尼拉的算盘打得精妙。这些挑衅行为与美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EDCA)新增军事基地的部署时间高度重合。今年4月美军刚在菲律宾北部新增了4个军事基地,其中3个面向南海。 菲律宾试图通过制造紧张局势,为美军进一步介入提供借口。更隐蔽的动机在于国内政治——小马科斯政府正面临通胀高企、经济低迷的困境,通过对外强硬转移矛盾成为惯用手段。 中国海警的应对展现战略定力。面对撞击挑衅,中国船只未升级武力,而是用高压水炮精准驱离,既维护主权又避免落入“过度反应”的圈套。 这种克制背后是清晰的底线思维: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任何挑衅都不会改变这一事实。与此同时,中国在黄岩岛周边的常态化巡逻已成体系,新型海警船配备的激光炫目设备、远程声波驱离装置,让菲方船只每次冒险都付出实际代价。 国际反应呈现微妙分化。东盟国家集体沉默,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私下对菲方冒险行为表示担忧。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直言:“某些域外国家在南海煽风点火,只会让地区局势复杂化。”而美国国务院却迅速发声支持菲律宾,第七舰队军舰同步在南海“例行巡航”。 这种选择性站队暴露了双重标准——当中国在自己领土维权时被指责“胁迫”,而美军在全球80多个国家的军事存在却成了“维护秩序”。 南海暗流远未平息。菲律宾正加速采购日本巡逻船,美国承诺提供5亿美元军事援助,这些动作都在为下一轮对抗积蓄力量。但历史证明,任何试图改变南海现状的冒险都将失败。 2016年所谓“南海仲裁案”闹剧后,中国通过岛礁建设、法律斗争、外交斡旋的组合拳,牢牢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如今黄岩岛上的主权碑依然矗立,中国渔船在潟湖内自由作业的画面,就是对挑衅最有力的回应。 当菲律宾船只故意关闭定位系统冲撞时,他们可能忘了:南海不是大国博弈的棋盘,更不是转嫁国内矛盾的舞台。 这片海域承载着地区国家共同发展的期盼,任何制造紧张的行为都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0 阅读:22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