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为追歌妓苦练才艺:乐器跑调逗众人,强装镇定说新曲 中唐诗人韦应物,以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的清雅诗风闻名,平日里总带着几分文人的沉稳内敛。可鲜有人知,这位看似高冷的诗人,也曾为追求心仪的歌妓,闹出 “苦练乐器却跑调” 的笑话,让长安的 “曲江楼” 多了一段流传许久的趣谈。 那年暮春,韦应物因公务暂居长安,受邀参加曲江楼的春日宴。宴会上,一位名叫楚腰的歌妓登台献舞 —— 她身着水袖长裙,随着丝竹声翩翩起舞,转身时裙摆如流云翻飞,踮脚时似弱柳扶风,尤其一曲《霓裳羽衣》的片段,舞姿轻盈灵动,看得韦应物心神荡漾。待楚腰谢幕,韦应物便暗下决心,要赢得她的注意。 旁人告知韦应物,楚腰不仅舞技出众,还格外欣赏懂乐器的文人,尤其喜欢听琵琶演奏。韦应物虽自幼读过书,却对乐器一窍不通,可为了楚腰,他还是咬牙决定:学琵琶! 此后,韦应物特意托人买了一把上好的琵琶,请了城中最好的乐师教自己。每日处理完公务,他便关在房间里苦练,手指被琴弦磨得发红起泡,也舍不得休息。乐师教他弹《琵琶行》的片段,他记不住乐谱,就把音符对应成诗句,反复背诵;弹不准音,就对着铜镜矫正手势,常常练到深夜,指尖都沾着松香。他满心期待着,能在下次宴会上,用一曲琵琶打动楚腰。 半个月后,曲江楼再次举办宴会,韦应物提前打听好楚腰会出席,便带着琵琶早早到场。待宴饮过半,他深吸一口气,抱着琵琶走到厅中,对众人拱手道:“今日兴致颇高,愿为诸位弹一曲,也请楚腰姑娘指点一二。” 楚腰坐在席间,见这位平日沉稳的韦大人竟要弹琵琶,眼中满是好奇,点头笑道:“韦大人客气了,小女子洗耳恭听。” 韦应物定了定神,拨动琴弦。可刚弹出第一个音,就走了调 —— 本该清亮的 “哆”,却变成了沙哑的 “咪”,紧接着,后续的旋律更是杂乱无章,时而快得像急雨,时而慢得像蜗牛,《琵琶行》的婉转曲调,被他弹得颠三倒四,连琴弦都因用力过猛,发出 “吱呀” 的怪响。 席间瞬间安静下来,随后爆发出阵阵憋不住的笑声。有人捂着嘴,肩膀不停抖动;有人低头咳嗽,掩饰笑意;连楚腰也忍不住别过脸,嘴角微微上扬 —— 她没被琴声打动,反倒被这笨拙的演奏逗笑了。 韦应物的额头渗出细汗,手指僵硬地停在琴弦上,脸上却强装镇定。待笑声稍歇,他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说:“诸位莫笑,我这不是弹错了,是特意创的新曲风 —— 不拘泥于旧谱,随性而弹,才显洒脱之意。” 这话一出,众人笑得更厉害了。有位文人打趣道:“韦大人这新曲风,果然‘独树一帜’,听得我们都‘提神’了!” 楚腰也笑着站起身,对韦应物拱手道:“韦大人的‘新曲风’确实有趣,只是小女子愚钝,暂时没听出其中韵味,还请大人日后多指点。” 韦应物见楚腰没有反感,反而愿意与自己搭话,心中稍稍松了口气,抱着琵琶坐回原位,只是耳根悄悄红了。后来,这段 “琵琶跑调说新曲” 的趣事,成了长安文人圈的笑谈。有人调侃韦应物 “为美人学琴,勇气可嘉”,也有人说他 “强装镇定的样子,倒比琵琶曲更可爱”。 而韦应物也没因这次出糗放弃,反而更加努力地学琵琶。虽后来也没弹出多精湛的技艺,却因这份执着,与楚腰成了好友。他常笑着说:“那日跑调虽丢人,却换来了一段缘分,也算值了。” 这段因追歌妓苦练乐器的经历,也成了他人生中一段鲜活的回忆,让后人看到了这位清雅诗人不为人知的诙谐一面。
千万别低估了中国网友的冷知识
【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