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有国家干部觉得空军飞行员的伙食标准太高了,要求下降,南京空军司令员聂

青霭悟禅机 2025-09-27 23:06:59

1950年代有国家干部觉得空军飞行员的伙食标准太高了,要求下降,南京空军司令员聂凤智得知后,当即就让飞行员把那干部带到天上飞了几圈。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0年代初,中国刚刚经历过战乱,国家百废待兴,那时候,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大多数人都还在为温饱发愁,普通工人的工资不高,粮食凭票供应,连鸡蛋和牛奶都算得上稀罕物,在这样的背景下,空军飞行员的伙食标准一直是个引人议论的话题,有些人看到飞行员的伙食费用,不禁心生疑问,为什么同样是军人,飞行员一天能有几块钱的伙食,而普通士兵甚至还不及他们的零头? 这种疑问在当年很普遍,一份简单的伙食开支表能引发许多讨论:有的官兵觉得飞行员伙食费高得“不像话”,有些干部甚至写报告建议削减这项费用,理由无非是“大家都在艰苦奋斗,不能有人搞特殊”,但如果只是用数字去比,确实很难让人信服,毕竟,那几年老百姓家里有点白面馒头都能算好日子,飞行员却可以天天喝牛奶、吃鸡蛋和肉,表面上的对比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但问题真的这么简单吗?其实,飞行员和普通士兵的工作性质有着天壤之别,空军飞行员在高空作业,每一次训练和飞行任务都需要超强的体能和精神集中力,普通人坐飞机或许只是旅游体验,他们则要在几千米的高空里承受剧烈的机动动作,比如,急速爬升、俯冲、盘旋等,每个动作都会带来极大的身体负担,飞行员在空中承受的过载压力,远非地面工作可以比拟,哪怕是身体素质极好的士兵,第一次体验飞行训练,也很可能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晕眩或呕吐。 从科学角度讲,飞行员的营养需求确实和普通人不同,人体在高强度运动和极端环境下,消耗的能量和微量元素要大得多,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一不可,牛奶和鸡蛋能提供优质蛋白,肉类补充铁元素和能量,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视力——飞行员需要长时间紧盯仪表盘,神经系统和视觉都要保持最佳状态,这些都不是享受,而是对岗位的基本要求,如果没有这些营养补充,身体机能下降,很容易在飞行中出现失误,甚至酿成严重事故。 一架战机的价格放在当时是天文数字,国家花了大量人力物力才培养出一批合格的飞行员,如果因为伙食跟不上,导致身体状况不佳,哪怕是一次小小的操作失误,造成的损失都不是一顿饭钱能补回来的,保障飞行员的身体健康,其实就是保障宝贵的人才和装备,最终是保障国家安全。 在现实中,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待遇差异很常见,医生夜班多,补助高;化工工人有高温津贴;高铁司机的作息和伙食也与普通工人不同,为什么?因为每个职业有各自的特殊要求和风险,飞行员只是众多特殊群体之一,只不过他们的工作环境更极端,风险更大,正是这些特殊性,决定了他们需要“特殊的对待”。 但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难以理解这些差异,是因为没有机会亲身体验,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翻看报表,谁也不会知道高空作业的辛苦,有人觉得飞行员的伙食标准高,是因为没体验过那种身体被过载压得喘不过气、胃里翻江倒海的感觉,实际上,过去不少单位都用过“现场体验”的做法,让质疑的人亲自感受一下飞行员的日常,结果很简单,体验过的人再也不会抱怨伙食标准高,反而会觉得这些保障远远不过分。 信息来源:中国空军报《华东空军司令员聂凤智轶事》

0 阅读:0
青霭悟禅机

青霭悟禅机

观人生百态,尝世间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