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有人说俄罗斯最大的痛苦是不舍得放弃远东地区,而最可能接手的国家是我们中国

幕沧小澜 2025-09-25 18:43:30

[下雨]有人说俄罗斯最大的痛苦是不舍得放弃远东地区,而最可能接手的国家是我们中国,说实话,俄罗斯舍不得,中国未必都想要。   对俄罗斯来说,它是块宝地却也成了烦恼的源头,这里面积大到让人咋舌,比半个中国还要宽广,资源埋藏丰富,但生活在这里的人却越来越少,人口流失的速度甚至赶不上冷风吹过的频率。   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这里,他们要么前往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追求更好的生活,要么干脆换个国家,留下的远东稀少的人口和冻土   俄罗斯对远东的那份“不舍”并不是单纯的感情用事,远东不仅仅是北冰洋通太平洋的窗口,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这个位置意味着俄罗斯还牢牢把控着东西方过道。   随着全球变暖,北方航道越来越畅通,船只的运费省下不少,给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加了重码。别看远东冷意十足,它却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俄罗斯收入的中流砥柱。   国家眼里,远东要是失守,靠资源吃饭的经济也跟着打了折扣。俄罗斯要的是自信和面子,更不想让外人觊觎分一杯羹。   可俄罗斯苦守远东也吃了不少苦头。这里开发成本高得离谱,基础设施掉队,投资商对远东热情不高。不少官方鼓励移民和引资的政策最后都熄了火,根本扭转不了人口和经济萎缩的局面。   对比之下,隔壁中国东北虽然同样气候严寒,也在人口外流,但那底子厚,倒显得远东愈发孤独。   说到中国,每次聊到远东,总有人觉得中国对这片地虎视眈眈,但事实远没有外界想得那么热烈,虽然远东曾是中国的地盘,但如今中国对于远东更看重实际利益。   两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通过了多轮外交谈判,把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逐步画上句号,现在中国最关注的,是如何和远东搞好经贸合作,把这里丰富的资源转化成能源、安全和发展红利。   中国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量连年增长,建管道、通铁路、租土地,打通各类农林产业合作,远东几乎成了中国在俄罗斯的最大贸易舞台。   虽然中国在远东投资不断增长,但中国民众普遍不会选择去这么远又冷的地方定居,哪怕有经济利益,这气候和生活环境也是天然障碍。   中国更多是把远东当成战略性的原料和能源供应地,而不是梦想中的新家园。   俄罗斯对外资有戒心,规则紧一阵松一阵,实在是怕某天人口守不住土地,外来影响太大,自己反而被架空。   几百年来,远东经历了沙俄扩张、清朝割地、条约分割,到了苏联时期又遭遇华人迁移、铁道纷争,甚至上世纪中苏边境还擦过枪火。   到苏联解体以后,两国通过一系列的协定,边界总算确定下来,慢慢从斗气转向合作,但历史的伤痕在那里,俄罗斯承认过去是侵略扩张,中国也记着曾经的不公。   远东开发计划每隔几年就有新蓝图出台,实际推进却如龟爬。俄罗斯政府规划投几千亿美元,可落地工程迟迟难见起色。   年轻劳动力一直往外跑,教育医疗也撑不起多少吸引力,远东的苦恼就在于,它太重要,又太难治理,既想守住资源和出海通道,又担心自己拖不住局面。   中国看得很明白,眼下的远东适合经济合作,不适合大规模人口流入。虽然俄罗斯坚持把筛子牢握自己手里,时刻设卡,但在合作上又离不开中国的市场和资金支持。   “一带一路”项目和北极航道合作,一度让中俄关系落得前所未有的亲密,远东也多了点生机,但这片土地依旧像悬在俄罗斯心头,拿也不是,放又舍不得。   如果说远东是俄罗斯的心头刺,那它在新时代里更像是中俄合作的磨合带,一边痛着,一边拼命给自己找出路。

0 阅读:4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