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中国百亿项目!转头找上英日,被中国评价为“垃圾级”信用。中国在自己还没有大力发

冷紫叶 2025-09-25 16:34:15

坑中国百亿项目!转头找上英日,被中国评价为“垃圾级”信用。中国在自己还没有大力发展起来的时候,就全力帮助了这个国家,让这个国家拥有了“生命经济线”。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自己还处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就咬牙帮坦桑尼亚修了条能救命的坦赞铁路,这条铁路贯穿东非高原,把坦桑尼亚的港口和内陆国家赞比亚连了起来,直接成了两国的“生命经济线”,没有中国当初的全力支持,东非这一片的物资运输都得卡脖子。 这份情谊本以为能延续下去,没想到几十年后却栽在了巴加莫约港这个百亿项目上。 2013年的时候,中国招商局联合阿曼的基金,跟坦桑尼亚签了合作协议,要在东非印度洋沿岸建一个超级港口。这个项目砸了足足100亿美元,规划得特别气派,每年能处理2000万个集装箱,比当时坦桑尼亚现有港口的运力翻了二十多倍。 更别说配套的公路、铁路一建,整个马拉维、卢旺达这些周边国家的货物都得从这儿过,坦桑尼亚眼看就要成东非的物流枢纽,当时连他们自己都喊这地方要成“非洲的深圳”。 那会儿中方是真上心,驻坦桑尼亚大使都公开说,这项目能让巴加莫约从历史上的“伤心之城”变成“希望之城”。2015年奠基仪式上,坦桑尼亚前总统基奎特还特地感谢中国,说没有中国朋友就没有这个港口。 为了推进项目,中方连坦方的难题都替他们考虑到了,当初要拆迁安置当地居民,坦桑尼亚只凑够150万美元赔偿款,还差2650万,都是中国企业出面帮忙协调解决的。 谁也没料到,2019年风云突变,坦桑尼亚刚完成政权交接,新上台的马古富力政府突然宣布项目无限期暂停。这消息一出来,外界都懵了,毕竟前期准备做了六年,图纸画好了,资金到位了,就差破土动工。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坦桑尼亚内部却有人跳出来甩锅,说中方条件太苛刻,商业上不可行。这说法连他们自己人都不认,坦桑尼亚外长卡布迪后来接受采访时直接否认,说双方根本没分歧。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英国和日本在背后插了一脚,这俩国家瞅着巴加莫约港的战略位置眼馋,赶紧凑上去递橄榄枝,报了个看似更低的价格。坦桑尼亚一听有更便宜的选择,立马忘了中方的前期投入,转头就跟英日勾搭上了。 他们大概觉得捡了个大便宜,却没想想英日有没有真本事接这活儿,中国在海外建港口的经验摆在那儿,瓜达尔港这些项目都是实打实的成果,英日连个像样的大型海外港口项目都没做过。 结果不出所料,英日根本就是画大饼,嘴上说得好听,真要动工了就开始推三阻四,一会儿说资金没到位,一会儿说技术有难题。没过多久,这个被欧盟称为“中坦关系四十年最重要项目”的港口,就成了一片荒废的海滩,连个塔吊的影子都没见着。 坦桑尼亚这才傻了眼,原本盼着靠港口拉动经济、创造就业,这下不仅“非洲深圳”的梦碎了,还白白耽误了好几年发展时机。 更丢人的是信用彻底破产,中国这边虽说没直接骂街,但态度已经很明确了,外交部发言人当时就说,中方合作向来讲究可行性和可持续性,都是按市场化原则来的。言下之意很清楚,不是我们的问题,是对方没信誉。 要知道,中国当时在坦桑尼亚投了六十多亿美元,光企业就有六百多家,给当地人创造了十五万个工作岗位,就因为这事儿,不少合作项目都跟着受了影响。 后来坦桑尼亚换了哈桑总统,又想回头找中国重启项目,可信任这东西碎了就难拼回去,中方企业态度很坚决,商业合作得讲规矩,不能说停就停说续就续。 直到现在,巴加莫约港还是那片烂摊子,英日早就没了踪影,坦桑尼亚想再找其他国家接手,人家一听说这事儿的来龙去脉,都怕步后尘。 说到底,这就是典型的捡芝麻丢西瓜,中国当初帮他们建铁路,是真心实意的支持;后来投百亿建港口,也是看中长期合作。可坦桑尼亚被短期利益迷了眼,听了英日的花言巧语就背信弃义,最后落得个项目烂尾、信用扫地的下场。 现在国际上一提及这事,都得说一句坦桑尼亚这波操作太不地道,“垃圾级”信用的评价,真是自己挣来的。

0 阅读:1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