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沙特以一亿美元一枚的价格,从中国购买了35枚东风-3导弹,35亿美金

虎虎聊娱乐 2025-09-25 15:39:27

1988年,沙特以一亿美元一枚的价格,从中国购买了35枚东风-3导弹,35亿美金被装在集装箱里送了过来。两年后,海湾战争爆发,沙特立即将东风导弹拉了出来,成功逼退了对手! 中东的沙尘暴下,隐藏着一笔改变格局的交易。1988年,35亿美金现金塞进集装箱,从东方悄然运抵沙特,换来35枚东风-3导弹。每枚价值上亿,能覆盖千里战场。两年后,海湾硝烟四起,这些导弹一露面,就让入侵者止步。它们真能化险为夷,还是更大风暴的前奏? 沙特先找美国帮忙,想买点先进导弹镇场子。美国那边掂量再三,考虑到中东平衡,尤其是以色列的安全,就一口回绝了。沙特没辙,又试了欧洲渠道,也没啥进展。眼看路子走死,沙特把目光转向东方。1987年,沙特国防部长苏尔坦亲王低调飞到北京,借着买步枪的名义,谈起中程弹道导弹的事。 中国那时正改革开放,外汇紧巴巴的,但对外合作抓得紧。双方一聊,东风-3导弹对上沙特需求。这导弹射程2500多公里,用液体燃料,适合沙漠部署。谈判桌上,沙特直奔主题,中国专家讲参数,很快就定下基调。价格谈成一亿美元一枚,沙特大手一挥,要35枚,总价35亿。 这笔钱对沙特是保命钱,对中国是雪中炭。1988年,沙特不走银行,怕美国察觉,直接用现金付账。35亿美金装满几个大集装箱,从沙特港口船运过来。箱子伪装成普通货,安全抵达中国港口。这外汇一下子顶上全国储备大半,推动了沿海开发和经济起飞。 导弹交付也低调。第一批1987年底到,第二批1988年春跟上。沙特在南部苏莱伊勒沙漠建基地,导弹藏在地下井里,随时能机动。技术人员从中国过去指导,确保一切就位。这些东风-3出口版叫CSS-2,精度不高,但威慑力足,够覆盖伊拉克全境。 两年一晃就过,1990年8月,伊拉克吞并科威特,萨达姆大军几十万压到沙特边境。全世界都捏把汗,沙特下一个准轮到。美军开始集结,但沙特没全指望外人。他们直接把东风-3拉出来,在基地竖起发射架,对准东北。 伊拉克侦察机飞过来,一瞧这阵势,情报直报巴格达。导弹射程2800公里,够打到首都,萨达姆再横也得想想后果。伊拉克部队就卡在边境,没敢南下。整个海湾战争,伊拉克发射了46枚飞毛腿导弹袭扰沙特,但主力没动。这些中国导弹一发没放,就稳住了南线。 这事说白了,就是战略威慑的活教材。沙特用上这些导弹,军事自信心上来了。中国也从中看到,技术出口能换来真金白银,还建起互信桥。交易后,中国团队没断过去沙特维护,导弹服役30多年,基地还升级。 如今中沙关系越走越近。从导弹起步,到联合军演。2023年“蓝剑”海军特战训练,双方练战术、换情报,合作实打实。经济上,沙特石油出口开始用人民币结算,这步棋大,帮着多元货币格局,稳全球能源链。 回想那笔交易,美国拒绝时,中国伸把手。这份信任不是钱堆的,是危难时并肩。沙特导弹项目从DF-3走到今天,还在扩展,但根基在那35枚上。地区和平靠大家守规矩,中沙合作就是例子,互利共赢,少点对抗,多点对话。 这故事告诉我们,实力加诚意,才是长久之道。中国一贯主张和平发展,帮朋友渡难关,也为自己添底气。沙特那批导弹虽老,但精神不老,提醒大家,安全不是靠谁施舍,得自己握紧拳头。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