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有一个叫黄干宗的民兵,主要负责运粮等后勤工作。在一次押送粮草的任务中,他们不幸遭到了越军的偷袭。很快,包括黄干宗在内的许多人便被俘虏了。在押送途中,他发现看守自己的居然是两个女兵,这两个人并没有将他押往敌营,而是在途中偷偷带着他进了深山老林。 说起黄干宗这个人,得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边境形势讲起。那时候中越关系闹得挺僵,越南那边仗着刚打完美国人,胆子肥了,开始在边境上搞小动作,欺负中国边民,还侵占了不少地盘。中国这边忍无可忍,中央决定组织自卫反击战,主要是为了教训一下对方,维护边境安全。1979年2月17日,部队正式出动,广西和云南两个方向都动起来了。黄干宗就是广西那边的普通民兵,19岁出头,长得还算精神,家里是农村的,平时帮着干农活,没啥正式军训,就被拉进支前民兵队伍里,干些后勤活儿。民兵不像正规军那么专业,他们的任务主要是从后方运补给往前线送,扛米面弹药啥的,一趟趟地走山路,挺累人的,但大家伙儿都觉得这是保家卫国的份内事儿。 黄干宗的单位是运输队,专管粮草弹药的押送。2月25日那天晚上,他们在边境林区扎营歇脚,本来以为安全了,谁知越军摸上来搞突袭。枪声一响,队伍就乱套了,民兵们武器少,经验浅,很快就顶不住。黄干宗当时扛着粮袋,听到动静就撒腿跑,钻进密林想躲过去。结果跑着跑着迷了路,累得不行,找了个地方喘气,就被两个越南女兵从后面偷袭,用棍子敲晕了。醒来时他手脚被绑,身边就这两个女兵,一个叫黎氏萍,一个叫阮氏英,都是当地征召的,越南那边男丁不够用,就拉女人上阵。她们俩早就不想打了,偷偷溜出来躲在林子里,本来是想抓个俘虏回去领功,谁知看到黄干宗年轻力壮,就起了别的心思,直接把他拖着走,不往营地去,而是往山里钻。 黄干宗一开始还挣扎,想着怎么逃回去找队伍。可这两个女兵受过基本训练,力气不小,手里又有枪,他一个没正经练过的民兵,哪斗得过。押送路上她们没虐待他,还分了点吃的,但就是不松绑,也不放人。进了深山老林后,她们找了个隐蔽的洞穴安顿下来,从此就开始了长达13年的山里日子。黄干宗起初天天想着跑,夜里趁她们睡着就溜,但林子太密,方向感一乱就转不出来,还得防着蛇虫野兽。有一次他跑了半宿,迷路了,差点让毒蛇咬上,好不容易被她们找回去,从那以后监视更严了。他试了几次都失败,渐渐就消停了。一方面是体力跟不上,另一方面也怕万一跑出去撞上越军巡逻队,又得从头来过。 山里的生活说白了就是原始状态,三个人靠山吃山。黄干宗后来也上手了,帮着找野果、挖竹笋、设陷阱抓小动物,运气好时能弄到兔子或野鸡,煮了吃。雨季来时洞里漏水,冷得要命,他们就用树枝茅草搭个简易棚子挡挡。两个女兵一个守着他,一个出去采东西,轮班干活。时间一长,黄干宗就适应了这种节奏,不再天天算日子。约莫一年后,她们俩逼着他办了个简单的仪式,就把他当丈夫用了。黎氏萍先怀上了孩子,生下来是个男孩,他们取名叫小宗。阮氏英也后来生了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转眼到1991年,黄干宗下山采东西时,在路边捡到两个空啤酒瓶,上面写着“万里啤酒”,产地是广西南宁。这下他心里一惊,这玩意儿是中国货,越南能卖到这儿,说明两国关系缓和了,战争肯定早结束了。他记得1979年那仗打了一个月就撤军了,中央报纸上也说过教训够了就收手。可他被困山里13年,啥消息都断绝了,现在这啤酒就是铁证,边境通商了,人来人往正常了。他开始留意山下动静,果然看到有卡车拉货,越南人和中国人做买卖的都有。黄干宗琢磨着,得回去了,家里人还等着呢,不能一辈子烂在林子里。那段时间他偷偷记路,熟悉地形,攒了点干粮。机会来了是个黑夜,两个女兵带着孩子去村里串门,他收拾了包裹就走。翻山越岭三天三夜,饿了啃野果,渴了喝泉水,总算摸到边境线,被中国巡逻队发现带回来了。 1992年,黄干宗终于踏上广西老家土地。那年他32岁,头发胡子拉碴,瘦得不成人样,衣服破烂得像乞丐。村里人一看这“野人”,先是吓一跳,后来有人认出他来,赶紧报给家人。他爸妈早把他当烈士了,1979年部队通报失踪后,就办了葬礼,立了碑,每年清明烧纸。媳妇等了几年没音信,也改嫁了,生了孩子过新日子。黄干宗推开自家院门,爸妈一眼认出,扑上来哭成一团。 回国头几年,黄干宗适应得挺费劲。13年山里头,外面变化太大,电视机啥的他不会用,街上的车水马龙看着眼花。语言也没全跟上,越南口音重,说话带点怪调子,村里人开玩笑叫他“越南老黄”。他没怨天尤人,就想着自食其力。靠着政府和亲戚帮衬,他在边境小镇开了个小杂货铺,卖些烟酒日用品,生意凑合。铺子位置好,离越南那边不远,他有时下山去看看货源,顺便打听那两个女兵的下落。但边境管得严,信息不灵通,他托人问了几回,没啥准信。
对越自卫反击战,对越南的打击有多大,为何几十年都难以翻身?据说撤的时候专门炸建筑
【10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