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加坡华人终于说了实话,他表示,在新加坡的华人,根本不在乎中国到底好不好.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新加坡有70%的华人人口到这里,华人一定是最受欢迎的,但是恰恰相反 近日有一名男子说了一句“新加坡华人根本不在乎中国好不好”,听着十分刺耳,但这不是冷漠,而是长期制度安排的结果。 1965年,新加坡刚脱离马来西亚,四面环邻,很多国家有排华历史,周边环境充满威胁,虽然70%人口是华人,但在政治上反而成了潜在风险。 李光耀很清楚,贸然拉近与中国大陆关系,会让周边国家起疑,可能断掉贸易和能源供应,国家生存都会受影响。 所以在那时候的新加坡,作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保住自己的小国,稳住邻里的关系,随后一点一点的去寻求美国帮忙,所以到1976年李光耀访华的时候说的一句话让人刻骨铭心,“现实需求是合作,而不是血缘认同”。 此外,李光耀曾明确表示:“对于新加坡人而言,他们首先是一名新加坡公民,之后才是华人。”强调了忠诚对象必须要以国家为首,而血统并不是决定个人身份与忠诚的因素。 就这样新加坡便选择了使用两种语言,慢慢的这一安排让年轻一代华人逐渐用英语思考和沟通,自然减少了与中国文化的日常联系。 长期下来,新加坡华人的文化认同与中国越来越疏远,他们关注的是国家发展、经济和生活环境,而不是血缘或民族情感。这就是所谓“不在乎”,背后其实是一整套几十年构建的身份和忠诚体系。 此外他们的思想也进行了大改造,强调社会与集体排在首位,甚至还被写进了法律里面就这样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种独属于新加坡的思想。 这种思想既不是西方个人主义,也不是传统东方观念,而是一套本地化的行为准则。 新加坡对秩序高度敏感,任何破坏规矩的行为都会引起不满,所以移民政策也体现了这思维,主要看中的不是你来自哪里,而是你能否适应和融入当地规则。 老一辈可能保留一些文化记忆,但年轻人从小在全球化环境中长大,看中国更多是国际问题而非“祖国”。那么你还有什么想法呢?
一位新加坡华人终于说了实话,他表示,在新加坡的华人,根本不在乎中国到底好不好.很
古老传说绘影
2025-09-21 18:32:28
0
阅读:60
蔡葳蕤
其实我们也没有很在意新加坡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