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日本最怕中国什么,最怕的就是在中国全部清查清除所有渗透人员,不能说全部,如大部被清日本也就泄气,不会再对中国霸气。现在日本在中国有15所学校,还有其它的会呀所呀什么的,是不是也该溯源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要说现在日本最怕中国什么,答案其实挺简单的:最怕中国把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布下的那些渗透力量彻底清查干净。别说全部清掉了,就算清掉大部分,日本在中国身上的那股子“底气”就得立马消下去。因为他们这些年在中国悄悄搞的事情,还真不少。 很多人可能没注意,日本在中国有15所日本人学校,还有各种商会、文化会所。这些东西看上去很正常,和别的国家办的国际学校没啥区别,都是为了照顾在华侨民子女教育,或者说促进交流、做生意的地方。但问题就出在,它们的封闭性和特殊性。 日本人在中国的这些学校基本只收日本侨民的孩子,外人想进去几乎没戏。教材也是全盘照搬日本国内的,尤其是历史教材。现在日本国内历史课本里的内容已经被“悄悄动过手脚”了。 比如南京大屠杀,现在有的教材里直接换成了“南京事件”,轻描淡写几句带过。加害者是谁?模糊处理。至于慰安妇,那就更离谱了,用“动员”“战地工作”这种轻飘飘的词掩盖。 还有一个特别关键的点,他们把1931到1945年的对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硬生生拆开写,好像这是两件互不相关的小事。这么一弄,历史的侵略本质就被削弱了。 这些教材在中国是要送审的,按规定得备案。但你想啊,外人根本进不去教室,谁知道老师在课上具体怎么讲?再加上这些学校都是高墙围着,门禁森严,安保很严,普通人路过也看不到啥,连正常国际学校该有的那种开放氛围都没有。 久而久之,这些地方给人的感觉就不只是学校那么简单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侨民学校嘛,其他国家也有啊,法国、德国也办。可问题是,日本在这方面的历史记录太“脏”了,他们以前就干过类似的事。 清末的时候,有个叫荒尾精的日本人,在上海开药店、书店。表面上卖药卖书,暗地里带着人跑遍中国,把山川河流、渡口小路都摸得一清二楚。 最后写了两千多页的《清国通商综览》,其实就是一本侵略手册。后来日本侵略军真打过来的时候,这些情报全用上了。 再比如1901年,日本人在上海办了东亚同文书院。表面说是教文化,实际上培养间谍。学生打着游学的旗号满中国跑,专门测绘地图。后来汪伪政权的特务头子李士群,就是从这所学校出来的。这不就是典型的文化外衣包着渗透本质嘛? 所以说,今天这些日本人学校虽然挂着合法牌子,但历史上的套路摆在那儿,让人不得不怀疑。 进入现代,日本搞渗透的方式变得更隐蔽了,但思路没变。二十年前,2002年,驻华武官天野宽雅,跑到宁波的军事禁区里搜集情报,结果当场被抓。 2005年,又有大林成行和东俊孝两个日本人,在新疆偷偷用GPS测绘,把数据精确到20到50厘米,这精度完全能用来给导弹制导,最后被罚款驱逐。 还有个叫阿尾博政的,以学者身份在中国待了37年,潜伏得特别深,给日本军方写了150份报告。你想想,他了解中国情况的程度,可能比不少中国人还清楚,这些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更离谱的是,这些年还不断有人以旅游、考察的名义搞事。2010年,有日本人在新疆塔城非法测绘85个军事区,被抓时设备里全是敏感数据。2014年陕西宝鸡,日籍人员直接把目标对准了火箭军基地和轰炸机工厂。幸好被及时发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除了学校,日本在华还有大量商会和文化会所。表面上看,这些地方是搞交流、办活动的,什么商业论坛、文化展览挺热闹。但仔细一看就发现,这些地方成员大多是日企高管和核心侨民,外人根本进不去。 很多人怀疑,这些地方会不会就是信息交换的节点?比如说日台交流协会,表面上是处理民间事务,实际上里面的人都是外务省、防卫省派来的现役官员。他们用“停职”的名义把人派到那边,干的却是大使馆级别的活儿。现任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当年就在台北事务所工作过,还攒下不少人脉。 这些东西看似民间,实则就是官方情报网络的延伸。披着交流外衣的情报机构,其实比直接派间谍还难防。 所以说,日本现在最怕的是什么?就是中国下定决心,把这些学校、商会、会所里可能存在的渗透人员和隐蔽网络彻底清查一遍。为什么?因为他们在中国几十年经营下来的那张情报网,支撑了日本对华政策的底气。 要是清查行动真搞起来,他们的投入就算打水漂了。要知道,渗透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培养、持续投入的。一旦大部分据点被规范监管,重建就难了。没有第一手情报,没有隐形渠道,日本在中国面前就会失去筹码,说话也没底气了。
现在日本最怕中国什么呢?其实,日本最怕的就是中国来个全面清查,把那些在中国的渗透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