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还以为,波兰关闭边境,是在反击俄罗斯。其实它这一关正好完美地,同时实现了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两个死对头的共同目标。 9月12日清晨,波兰与白俄罗斯边境的公路口岸突然陷入寂静。原本昼夜不息的货运卡车长龙消失不见,只剩几名穿反光背心的边防人员站在关闭的闸门前。这场突如其来的边境封锁,像多米诺骨牌般推倒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让中欧大陆的物流网络剧烈震颤。 封锁的直接导火索是两桩安全事件。波兰国防部称,9月以来已有7架俄罗斯无人机越境进入其领空,其中3架出现在白俄罗斯边境附近。 更让华沙紧张的是,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联合举行的“扎帕德-2025”军事演习正在进行,波兰媒体用卫星图像标注出演习区域距离边境仅80公里。基于这些理由,波兰政府宣布关闭所有与白俄罗斯的公路、铁路口岸,包括连接中欧班列关键节点的马拉舍维奇口岸。 这一决定立刻卡住了中欧贸易的咽喉。马拉舍维奇口岸处理着中欧班列60%的货运量,封锁当天就有300多列货车堵在边境,12300个集装箱像被施了定身咒般停滞不前。 在华沙经营中国商品城的刘老板盯着仓库里空荡荡的货架直叹气——原本每周三趟的中欧班列,现在连一趟都进不来。他店里的圣诞灯饰本该在10月装船运往鹿特丹,如今原材料卡在边境,工厂只能停工,订单违约风险像乌云般压在头顶。 波兰物流企业算起经济账时更是眉头紧锁。每年3亿欧元的过境费收入瞬间归零,这还不算因延误产生的赔偿费用。某跨国物流公司负责人透露,他们不得不将部分货物改道北欧港口,运输时间从12天延长至25天,每个集装箱的运费暴涨40%。 更棘手的是冷链运输,某医药企业价值500万美元的疫苗因无法及时转运,只能在边境临时租用冷藏车,每天耗费上万美元。 在这场封锁中,俄罗斯与乌克兰竟意外达成“默契”。莫斯科方面乐见中欧班列受阻,这能削弱欧洲对中国的贸易依赖;基辅则暗中支持,因为乌克兰正试图将本国港口打造成中欧贸易的新通道。波兰媒体发现,封锁后立陶宛克莱佩达港的货运量突然增长15%,而这条新路线恰好经过乌克兰领土。 边境的集装箱堆场里,来自中国的电子产品、德国的汽车零部件、法国的葡萄酒在秋雨中静静等待。司机们聚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打牌消磨时间,有人用马克笔在集装箱上画计数符号——今天是封锁第7天,也是他们领到第3份免费简餐的日子。 远处,波兰边防军的巡逻车每隔两小时绕场一周,车顶的红蓝警灯在雨幕中划出断续的光痕。这场由安全焦虑引发的封锁,正在改写中欧贸易的既有版图,而最终的赢家与输家,或许要等冰雪消融时才能见分晓。
波兰,终于还是中计了?对于波兰关闭边境,很多人都以为是为了“反击”俄罗斯。可殊不
【2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