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志愿军战士张文荣被美军俘虏后叛变,接受完改造后,他奉命打入志愿军内部做内奸,结果在他跳伞前,将一颗手雷扔进机舱,然后对机内人员说了句:“Good bye!”[凝视] 张文荣并非普通士兵,他1948年考入成都陆军军官学校第23期通讯科,这所学校被称为“末代黄埔”。精通无线电技术的他,很快引起了美军的注意。 在巨济岛战俘营,美军对战俘进行所谓的“甄别”,强迫他们签署不愿回国的声明,面对威逼利诱,张文荣和战友们暗中商议,决定将计就计。 他开始配合美军的“改造”,在各种表格上签字,听演讲时频频点头,美军情报官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认为这个懂技术的前黄埔学员极有价值。 1952年1月张文荣被选中送往日本东京的特工学校,两个月的训练包括情报收集、爆破技术、跳伞伪装等内容,他表面认真学习,暗中记下美军的组织结构、武器型号和任务计划。 2月18日夜,行动开始了,张文荣穿着仿制的志愿军军服,登上C—46运输机。任务是空降到志愿军后方,为美军轰炸提供坐标。 飞机抵达铁原以西的谷山郡上空,这里是志愿军的整训区,就在准备跳伞的瞬间,张文荣突然拉开手雷保险环,将手雷扔进机舱深处,随即跳出飞机。 爆炸声中,运输机化作火球坠落,机上除一名美军中尉跳伞生还外,其余人员全部遇难。 张文荣降落在志愿军控制区,立即向哨兵表明身份:“我是张文荣,志愿军第三兵团180师通信干事,我回来了!”他上交了美制无线电、地图、爆破器等全部装备。 经过详细审查和与被俘美军中尉的对质,志愿军确认了张文荣的英勇行为,他带回的情报不仅揭露了美军虐待战俘的罪行,还为停战谈判提供了重要证据。 然而回国后,张文荣的经历却让他陷入了另一种困境,由于曾经被俘并接受过敌方训练,他的身份变得敏感。军籍被冻结,生活一度艰难。 这种状况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直到2000年北京军区政治部发布《关于恢复张文荣军籍的决定》,正式确认他“有立功表现”,恢复军籍并补发复员费。 遗憾的是,就在同年3月,张文荣因肺癌去世,没能亲眼看到自己彻底平反的文件。 2004年中国外交部解密了一批1949—1955年的机密档案,其中就包括美国空投间谍案的详细资料。辽宁省档案馆的抗美援朝专题档案也证实了张文荣事迹的真实性。 这些档案显示,像张文荣这样的反间谍斗争案例并非孤例,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多次尝试从战俘中招募间谍,而志愿军战俘们用各种方式进行抵抗和反击。 张文荣的故事之所以特殊,在于他不仅成功欺骗了美军,还在关键时刻果断行动,用一颗手雷粉碎了敌人的阴谋,这需要超人的勇气、过人的智慧,更需要对祖国的绝对忠诚。 从被俘到假意投诚,从接受训练到炸机归队,再到漫长的等待平反,张文荣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忠诚,他的经历提醒我们,真正的英雄往往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委屈。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品格,不是一时的勇敢,而是一生的坚守,不是为了荣誉,而是为了信念。 在和平年代,我们很难遇到张文荣那样的生死抉择,但每个人都会面临自己的选择时刻,当利益与原则冲突,当诱惑与底线较量,我们能否像他一样坚守? 你觉得张文荣最打动你的是哪个瞬间?是他扔出手雷的决绝,还是他默默承受误解的隐忍?如果是你,在被俘后会选择怎样的道路?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陈毅对华野的威慑力:人虽在中野,一纸电报吓得陈参座发报道歉“七月二十五日凌晨两
【2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