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我们航空航天竞争力越来越强,美国航天局发布禁令称,禁止有美国签证的中国公民参与机构项目。9月11日,根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禁止持有美国签证的中国公民参与美航天项目。 2011 年,美国国会通过臭名昭著的 “沃尔夫条款”,以莫须有的 “国家安全” 为由,粗暴禁止 NASA 和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在未经特别授权的情况下,与中国政府开展任何形式的技术交流,也严禁联合开展科学活动。 多年来,该条款如同一堵高墙,横亘在中美航天交流合作之间,阻碍着两国航天机构的正常对话与协作。 自 “沃尔夫条款” 出台后,美方小动作不断,频繁设置障碍掣肘两国航天交流。2013 年,NASA 援引该条款,蛮横禁止中国科学家参加第二届开普勒科学会议,此举引发多位美英著名科学家的强烈反对和抵制,众多有识之士深知,科学本无国界,这种无端的限制是对科学精神的亵渎。 2019 年 10 月,第 70 届国际宇航大会在美国开幕,美国却故意刁难,不给中国科学家颁发签证,现场听众自发将 “中国航天局去哪儿了” 的提问投票置顶,表达对这种狭隘行径的不满。 如今,NASA 禁令范围进一步扩大至持有美国签证的中国公民,其背后原因错综复杂。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成绩斐然,从嫦娥五号成功采样返回,彰显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卓越技术。 到天问一号登陆火星,展示深空探测的强大实力;再到天宫空间站的全面建成,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跨越,一步步向着 2030 年载人登月目标稳步迈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自身太空计划却深陷困境,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因技术难题、预算超支等问题,屡次推迟,其核心承包商波音公司在 SLS 火箭研发中问题频出,猎户座飞船测试也状况不断。 在全球航天合作成为主流趋势的今天,NASA 此举无疑是逆势而行。中国一直秉持开放态度,向多国科学家开放月球样品申请,积极与俄罗斯、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在探月和深空探测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携手推动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而美国的禁令,不仅限制了中国公民参与其项目,也阻碍了自身技术创新与进步,加剧全球航天领域的分裂态势。 事实上,美国对中国航天的围堵与限制,从另一角度看,恰恰反映出对中国航天快速发展的焦虑与不安。但历史经验无数次证明,外部压力从未阻挡中国科技前进的步伐,反而激发了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决心与斗志。 从 “两弹一星” 到如今的众多航天成就,中国航天依靠自身实力,走出了一条坚实且辉煌的发展之路。面对 NASA 的禁令,中国航天未来必将继续稳步前行,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为人类航天事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力量 。
眼看我们航空航天竞争力越来越强,美国航天局发布禁令称,禁止有美国签证的中国公民参
旅游趣闻小猫
2025-09-19 21:05:54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