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中今天把国民党上上下轰了个遍,国民党中党委把参选人左左右右骂了个遍。这场大戏足够精彩!张亚中还诘问,凭什么2028就一定是卢秀燕,还有韩国瑜呢?民调一直吊车尾的张亚中,今天委托他人领表,因未带制式表格到场,表也没领成。张亚中痛批,此次党主席选举是史上最不公正、最不公平、最不公开的一次。 在国民党主席选举的领表日,一场本该平顺的程序,却瞬间点燃党内火药桶。张亚中虽民调垫底,却以学者身份直捣高层痛处,质疑2028总统提名早早锁定卢秀燕,忽略韩国瑜的潜力。这不只是个人出击,更是党内民主的警钟。谁能想到,一个表格格式的小插曲,竟牵出层层权斗?这场戏码,究竟会如何收场? 国民党主席选举定于10月18日举行,领表期从9月15日到19日,正值党内势力重组的关键节点。现任主席朱立伦决定不连任,引发多位重量级人物角逐,包括罗智强、郑丽文和张亚中等人。朱立伦的退场,本意是推动世代交替,但实际暴露了国民党长年的派系纠葛。黄复兴派系支持郑丽文,中生代倾向罗智强,而张亚中则代表一股强调党魂重建的边缘力量。2024年立法选举后,国民党席次虽有增长,却在国会改革争议中饱受蓝鸟运动冲击,党内凝聚力进一步削弱。这次选举,不单是选主席,更是为2028年大选铺路。朱立伦阵营通过民调协调,试图稳固影响力,但张亚中的参选,直接挑战这种幕后操作。张亚中过去两次竞选虽败犹荣,上次对决中拿下6万多票,仅落后朱立伦2万余票,证明其在基层有一定号召力。可这次,他面临的资金门槛高达1320万新台币,募款进度缓慢,民调支持率始终徘徊在个位数。网络调查和党内正式访谈,都把他排在末位,这让他的第三度出击充满不确定性。选举规则一改再改,从领表时间到党员投票资格,都被指责为偏袒特定阵营。国民党高层本想低调过渡,却因这些变卦,招致党内反弹。张亚中的坚持,折射出国民党在民进党执政压力下的困境:如何平衡老将传承与新生注入,避免继续边缘化。 张亚中9月15日委托办公室主任何启圣前往中央党部领表,本是例行公事,却因表格格式不符而被迫补件,无法当场完成。这件事虽小,却被张亚中放大为选举不公的象征。他公开指责,这次党主席选举是国民党史上最不公正、最不公平、最不公开的一次。领表期刚启动,就出现这种低级失误,凸显党务运作的混乱。国民党中常委何鹰鹭随后发言,间接针对几位参选人,强调参选者应先交代对党的贡献,避免“选到老”或多党跳槽的现象。这番话虽未点名,却明显影射张亚中的高龄坚持、郑丽文的跨党经历,以及罗智强的职务积累。何鹰鹭的表态,代表朱立伦阵营的防御姿态,试图划清界线,维护党内秩序。但这种公开互呛,只会加剧分裂,让国民党成为外界笑柄。张亚中不只停留在程序抱怨,他直击核心:凭什么党内高层就把2028总统提名人预定为卢秀燕?韩国瑜作为2018年高雄市长选战黑马,曾在2020年大选止步,但其两岸论述仍有市场。卢秀燕虽稳健,却被视为朱立伦的延续选择,这种早早布局,忽略了党内多元声音。张亚中的诘问,戳中国民党在提名机制上的顽疾:高层总爱关门决策,基层党员难有话语权。这次事件,也反映出国民党在2025年政治环境中面临的尴尬。民进党稳掌行政,民众党崛起分流蓝营选票,国民党若不改革,恐难重振。張亞中的炮轰,虽出自家门,却道出许多党员心声:党该回归民主本位,而不是权贵游戏。 国民党主席选举的领表风波,不过是冰山一角,背后是长年积弊的爆发。张亚中虽民调落后,却以学者视角,强调重建党格与党魂,这在国民党酱缸文化中显得格格不入。党章要求的高额保证金,本是为筛选严肃参选者,但实际成了资金雄厚阵营的护城河。张亚中的募款困境,正好说明中小派系的弱势。郑丽文在最新民调中以微弱优势领跑,支持率达68%,得益于黄复兴派的稳固基础。罗智强则靠中生代网络,拉拢徐巧芯等新生力量。郝龙斌虽未正式领表,但通过民调斡旋,暗中影响格局。张亚中的第三次参选,本是借势翻盘,却因程序卡壳而雪上加霜。何启圣的补件行动,预计18日才能正式登记,这段时间,党内舆论已开始发酵。中常委的集体回应,更像是一场围堵,试图用“贡献论”压住异见。但国民党历史告诉我们,这种压制往往适得其反。早在2021年选举,张亚中就逼近朱立伦,证明边缘声音能搅动大局。这次,他痛批的“不公开”,直指选举规则的反复调整:从参选资格到投票方式,都在为特定人量身定做。卢秀燕不参选主席,却被视为2028总统热门,这背后的高层默契,让张亚中的质疑显得合情合理。韩国瑜的边缘化,则是国民党两岸路线的缩影:既想亲中拉票,又怕被扣红帽子。张亚中的出招,试图唤醒党内对民主的记忆,但现实是,派系利益总压过原则。选举进入冲刺阶段,张亚中需加速资金与支持率追赶,否则第三败将成定局。
张亚中今天把国民党上上下轰了个遍,国民党中党委把参选人左左右右骂了个遍。这场大戏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09-19 16:41:5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