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柳宗元“学术争论”变趣事:砚台打翻溅墨衣,大笑收场泯分歧 中唐文坛,韩愈

正史记录 2025-09-19 15:24:20

韩愈柳宗元 “学术争论” 变趣事:砚台打翻溅墨衣,大笑收场泯分歧 中唐文坛,韩愈与柳宗元是并肩而立的 “古文运动” 旗手,却也因文学主张的细微分歧,常陷入激烈争论。韩愈主张 “文以载道”,强调文章需承载儒家思想,语言需刚健质朴;柳宗元则更重 “文以明道”,认为文章应兼顾思想与自然意趣,不必过分拘泥于儒家框架。两人一见面,总免不了为这些学术观点争得面红耳赤,可每次争论的收尾,却总带着几分意想不到的趣味。 那年暮春,柳宗元受邀到韩愈家中探讨古文创作。书房里,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案上,摊开的《论语》与《庄子》并排摆放,砚台里磨好的浓墨泛着光泽。刚聊起近期文人追捧的 “骈文复兴” 之后,两人便立刻 “针锋相对”。 “子厚,你可知如今多少文人沉迷骈文的辞藻堆砌,把‘明道’抛到了九霄云外?” 韩愈一拍案几,声音陡然提高,“若不坚守‘载道’之本,文章便成了无魂的花架子,这难道不是背离了古文运动的初衷?” 柳宗元也不含糊,身子微微前倾,反驳道:“退之兄此言差矣!‘明道’并非舍弃辞藻,而是让思想与文辞自然融合。你看《庄子》,既有深邃哲理,又有‘北冥有鱼’的奇绝想象,若一味强调‘载道’而忽略文辞之美,岂不是把文章写得像枯燥的说教?”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论语》的 “言简意赅” 争到《离骚》的 “瑰丽浪漫”,从当代文人的作品点评到古文运动的未来方向,越争越激烈。韩愈激动得站起身,手不自觉地按在案边,想拿起笔在纸上圈点论证,却没留意手边的砚台 —— 只听 “哗啦” 一声,砚台被带倒,乌黑的墨水瞬间泼洒而出,大半溅在了柳宗元的素色长衫上,留下一片狼狈的墨渍。 书房里顿时安静下来。韩愈看着柳宗元衣襟上的墨痕,又低头看了看自己沾了墨的手指,脸上的激动瞬间僵住,眼神里满是尴尬。柳宗元先是愣了愣,低头打量着身上的墨渍,随即 “噗嗤” 一声笑了出来,指着韩愈的手调侃:“退之兄,你这是想用水墨‘说服’我?可惜墨汁没洒在纸上,倒把我的衣服当成了‘论战台’。” 韩愈见他没有生气,也松了口气,跟着哈哈大笑起来,一边找布巾递给柳宗元,一边自嘲:“都怪我太较真,竟把砚台都打翻了。看来今日这争论,是墨汁替咱们做了了结。” 柳宗元接过布巾,随意擦了擦衣襟上的墨渍,笑着说:“罢了罢了,争了这许久,我倒觉得你我虽有分歧,却都是为了古文运动好。今日这墨渍,权当是咱们‘学术交锋’的纪念,下次再争,可得把砚台放远些。” 说着,两人又相视大笑起来,方才的争执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后来,这段 “墨水溅衣” 的趣事,成了文人圈里的一段佳话。有人调侃他们:“韩柳之争,到头来还是墨汁赢了。” 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那些争论从不是针锋相对的 “敌对”,而是挚友间对学术的共同执着 —— 哪怕争到打翻砚台,也能在彼此的笑声里,读懂那份藏在分歧背后的惺惺相惜。而那件沾了墨渍的长衫,柳宗元也一直没舍得丢弃,后来还笑着对人说:“这是退之兄给我的‘学术礼物’,比任何文章都珍贵。”

0 阅读:0
正史记录

正史记录

二十四史精读,用现代语言解读正统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