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后悔了,短短十几天的时间,美国对华出口生意基本被别国瓜分了! 最近不少美国商家和农场主都在唉声叹气,你要是问他们愁啥,答案基本一致 —— 对华出口的生意,没几天功夫就被别的国家抢得差不多了。 先说说液化天然气这事。几年前中国冬天能源需求大的时候,美国的液化天然气确实火过一阵,当时美国能源企业还拍着胸脯说,要长期占领中国市场。 可谁能想到,风向变得这么快。现在中国买液化天然气,转头就盯上了中东。 就拿卡塔尔来说,去年中国和卡塔尔签了个 27 年的长期供应协议,不光价格比美国的稳定,运输距离还近。 要知道,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从墨西哥湾出发,跨太平洋到中国,光运费就比中东过来的贵不少。 更关键的是,中东国家现在跟中国合作越来越深,除了能源,还在基建、科技领域搭伙,采购液化天然气的时候,还能顺带推进其他合作,这种 “一举两得” 的事,换谁都愿意干。 你别以为是中国故意冷落美国,实在是中东的供应又稳又划算,换成任何一个买家,都会这么选。 不光是能源,农产品这块,美国的损失更明显。咱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每年得买 3 亿多吨,以前美国中西部的农场,不少大豆都指望运到中国赚钱。 可现在呢?中国的大豆采购清单里,巴西和阿根廷的名字越来越显眼,美国的份额掉得厉害。 为啥选巴西?巴西这几年把大豆产业链跟中国绑得特别紧。中国企业帮巴西农场建现代化粮仓,还修了直达港口的铁路,大豆从地里收下来,直接就能装船运到中国,全程又快又省心。 而且巴西大豆的价格也实在,2024 年上半年,巴西大豆到岸价比美国的低了差不多每吨 50 元人民币。 阿根廷也没闲着,他们跟中国签了货币互换协议,用人民币结算大豆贸易,省去了换美元的麻烦,这半年中国从阿根廷进口的大豆也涨了 23%。 美国牛肉的日子更不好过。前几年美国牛肉刚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还凭着 “美式雪花牛肉” 的名头火了一阵,不少高端餐厅都愿意进。 可现在你再看,中国餐桌上的进口牛肉,更多是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还有南美的乌拉圭。 这不是没原因的。首先是价格,美国牛肉因为要交关税,再加上跨太平洋运输的冷藏成本,到中国的价格比澳大利亚牛肉贵了 15%-20%。 2024 年一季度,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牛肉量同比降了 30%,而从澳大利亚进口的涨了 18%,新西兰也涨了 12%。 可能有人会问,中国是不是故意不买美国的东西?还真不是。咱这么做,核心是为了供应链安全。 之前贸易战那阵子,美国动不动就威胁加关税、断供应,咱总不能把民生和产业的命门攥在别人手里吧? 所以这几年一直在搞 “采购多元化”,不管是能源还是农产品,都多找几个靠谱的合作伙伴。 毕竟市场规律摆在这,谁的东西性价比高、供应稳,谁就能拿到订单,这跟 “针对谁” 没关系。 现在美国人后悔,其实早该想到这一步。全球市场不是谁的后花园,想靠 “垄断” 或者 “政治施压” 让别人买你的东西,现在根本行不通。 中国选中东的液化天然气、巴西的大豆、澳大利亚的牛肉,本质上是跟着市场规律走,是为了自己的供应链安全。 美国要是还抱着 “老大” 的心态,觉得中国非得买你的东西,那以后丢的订单只会更多。
为什么全球都在囤积黄金?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黄金啊,绝对是未来中产阶级
【5评论】【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