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2016年江西景德镇,一女子出于好心借钱给朋友,谁知朋友后来明明有能力还款,却迟迟不愿归还。女子多次上门讨债无果,一气之下,女子花10元买了一瓶氢氟酸,将液体全都洒在了朋友家门前,导致朋友一家三口中毒住院,女子因此被起诉。法院判了! 前阵子杭州发生的一起悲剧让人揪心,一位女士在散步时不小心踩中了一个老化的塑料壶,壶里泄漏的液体正是氢氟酸,最终她因为全身中毒、多器官衰竭不幸离世。 就在人们关注这件事,认识了“化骨水”的可怕的时候,南方都市报在9月16号又报道了江西景德镇的一起氢氟酸泼门案。 时间回到2016年1月,景德镇的薛某正为一笔欠款犯愁。她之前已经找蔡某要了好几次钱,每次蔡某都推脱说再等等,可薛某还指望这笔钱过年,没办法只能再打电话催。 可电话那头,蔡某还是没打算还钱,一副“凭本事借的为啥要还”的态度。 多次讨债无果,薛某心里的火气越来越大,她没想着走法律途径,反而动了歪心思,想给蔡某一点颜色瞧瞧。 之后薛某在附近的店里花10块钱买了一瓶氢氟酸,她知道这东西有毒,却没意识到它的毒性到底有多强,只觉得能给蔡某添点麻烦就行。 1月28号晚上9点多,薛某揣着氢氟酸来到蔡某家楼下,拿出氢氟酸直接泼在了蔡某家的大门上,楼道里很快就弥漫开刺鼻的气味,她没多停留,转身就走,还把空瓶子扔在了单元楼楼下的草坪里。 屋里的蔡某和丈夫熊某、女儿很快就闻到了怪味,那味道呛得人难受,他们打开门一看,楼道里全是烟雾,地上的瓷砖还在冒泡,一家人吓得赶紧往楼下跑。 氢氟酸挥发的烟雾太浓,还触发了楼道里的烟感报警器,物业工作人员听到警报赶了过来,一开始还以为是谁泼了硫酸,赶紧组织人清扫。 可就算这样,蔡某一家三口还是因为吸入了烟雾出现了头晕、恶心的症状,第二天一早就去了医院检查,结果都被诊断为中毒,蔡某情况更严重些,后来还去湖北的医院住了10天,经鉴定构成了轻微伤。 蔡某报警之后,警方在调查中发现楼下草坪里发现了一个空瓶子,经过鉴定,瓶子里残留的液体正是氢氟酸,而薛某的行踪也被监控拍了下来,没过多久她就被警方找到。 面对询问,薛某承认了自己泼氢氟酸的事,还说买氢氟酸花了10块钱,而卖她东西的店主邓某,根本没有销售危险化学品的许可证,就这么随意把氢氟酸卖了出去。 后来法院审理这起案子时,认定薛某的行为构成了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处她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没造成死亡这么严重的后果,为啥判得这么重? 根据法律规定,投放危险物质罪看重的是“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薛某在居民楼里泼氢氟酸,挥发的烟雾能扩散到整个楼道。 不仅蔡某一家,楼里其他邻居、赶来的物业人员都可能受到影响,这种对不特定多数人造成威胁的行为,就算没出现极端后果,也已经构成了犯罪。 考虑到薛某意识到问题严重,家属主动赔偿了蔡某一家的损失,取得了对方的谅解,再加上她到案后如实交代了情况,认罪态度不错,法院才从轻判了缓刑。 不管是景德镇的泼门案,还是杭州的误踩事件,都让人忍不住想,氢氟酸这么危险的东西,为啥能这么容易拿到手? 薛某花10块钱就能买到,店主无证销售也没人及时发现,这背后暴露的是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漏洞。 很多线下的五金店、化工店,为了赚钱,根本不管有没有资质,有人来买就卖,最多口头问一句用途,完全没有严格的审查流程。 而且像薛某这样的普通人,对氢氟酸的危害认知也严重不足,只知道它有毒,却不清楚它能穿透皮肤腐蚀骨骼,吸入一点烟雾就可能留下终身后遗症,这种认知上的空白,也让危险多了一分。 更让人担心的是,除了销售环节,危险化学品的废弃处理也没跟上。 景德镇案里薛某随手丢弃的空瓶子,杭州事件中随意放置的塑料壶,一旦发生泄漏,路过的人很可能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接触到,进而引发意外。 这些问题不是靠某一个人就能解决的,需要多方面一起努力,才能不让“化骨水”再威胁到大家的生活,守护好我们身边的公共安全。
杭州大妈拆迁废墟散步误踩化骨水氢氟酸,不幸离世,这真的死的冤枉。据家属介绍,他妈
【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