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19岁,曾是全班最具活力的学生,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然而,进入高中后,他开始在课堂上频繁打瞌睡,成绩也迅速下滑。更让家人担忧的是,他有时会无缘无故摔倒,曾经在走路时跌得头破血流,甚至在游泳时溺水险些丧命。 起初,大家认为他只是太累了,甚至还以为是懒惰。经过多次求医,尽管吃了不少药,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直到他找到了一位重症医学科的专家,才发现他并非“懒惰”或“不努力”,而是患上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疾病——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睡眠障碍,表现为白天无法抗拒的强烈嗜睡、猝倒症、睡眠瘫痪以及入睡前的幻觉。小张的症状在初期被误诊为癫痫或精神疾病,医生给他开了抗癫痫药和抗精神病药,但病情未见好转。直到进一步检查,医生才发现这些症状与发作性睡病高度匹配——白天过度嗜睡、情绪激动时的突然摔倒、睡眠时无法动弹、甚至见到幻觉。 这种疾病的诊断并不简单。多次脑电图、CT和MRI扫描未能发现任何异常,反而是通过睡眠障碍的特殊症状和科学的睡眠监测技术——多导睡眠图(PSG)和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才能最终确诊。发作性睡病的核心症状包括无法控制的白天嗜睡、情绪激动引发的猝倒以及夜间的睡眠障碍。 尽管这种疾病相对罕见,全球发病率仅为0.03%,但它的症状常常被误认为是懒散、癫痫或精神病,导致很多患者长期未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小张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的症状长期未被认知为发作性睡病,反而被社会和亲友误解为懒惰或不负责任,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偏见。 幸运的是,经过科学的治疗,医生为小张开出了合适的药物,包括兴奋剂哌甲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能够有效改善他的嗜睡症状,并控制猝倒和幻觉的发生。在治疗后,小张的症状明显改善,重返学校,成绩也逐渐恢复。再见到他,大家不再看到那个沉默寡言的“学渣”,而是一个充满信心、目标明确的年轻人。 专家提醒,对于青少年尤其是学业压力大的学生,若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嗜睡、摔倒等症状,不应轻易归咎为懒散或精神问题,应该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的健康问题,避免误诊耽误治疗。发作性睡病虽难以根治,但通过及时的诊断和科学治疗,患者完全可以重拾生活和学业,过上正常的生活。
老师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是我想多了吗❓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