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一位韩国妇女刚为两名美军提供完特殊服务,当着丈夫的面热情地将大兵们送出门。站在一旁的丈夫双手紧攥在裤兜里,脸上写满苦涩,只能低头佯装不见来麻痹自己——毕竟全家的生计都系在妻子身上。 1945年,美军进驻朝鲜半岛后,日军留下的慰安所体系没散,反而换了个主子继续运营。 韩国政府表面上禁止公娼,背地里却给美军开绿灯。 到1950年朝鲜战争打响,政府干脆自己上手,设“特别慰安所”和“UN慰安所”,专门给盟军提供“服务”。 有人说“为了国家”,有人说“赚外汇”。可真被拉进去的那些女孩,有几个是自愿的? 16岁的金正子,被朋友骗去“打工”,结果一进基地村就被灌了药。 老鸨告诉她:“忍一忍,日子就能好。”可她只记得第一晚就昏过去了,醒来身上全是淤青。 她不是个例。那些所谓的“服务者”,大多是被家里卖掉的穷姑娘,也有的是被拐骗的孩子。 一进来就背上“债”,说是住宿费、化妆品费、衣服费,怎么都还不完。 她们每周得验两次性病,阳性就被关进铁窗里打青霉素。 有的人因为药过敏直接死在收容所里,连尸体都没人认领。 更离谱的,是这些女人头上还被扣了“国家英雄”的帽子。 她们被叫“赚美元的爱国者”,有的媒体甚至称她们是“民间外交官”,说她们用身体维护韩美友谊。 这些话,说得出口吗?可在那个年代,这些话就贴在报纸头版上。 1966年《新东亚》杂志写道:“洋公主的能力是巨大的,她们的身体是经济的润滑剂。” 男人呢?像那个站在门口的丈夫,他不是没试过阻止。 可谁听他的?老婆挣的钱,连他自己都得靠着吃饭。 一个月十几美元,买米、买煤、交房租,全靠她身上那点“收入”。 他气过,吵过,也打过。可打完的那晚,他蹲在屋外抽了整整一包烟,最后还是决定闭嘴。 基地村的系统,不是几个老鸨能撑起来的,是政府亲手搭的台。 1962年,韩国划出了104个“沦落区”,梨泰院、东豆川、平泽…… 每个美军基地边上都有。各部门还联合下发“慰安所管理计划”,规定每家慰安所要配备医生、验病室、登记本。 说白了,就是政府把这些女人当成“外汇机器”。 也不是没人死。1960年到2004年之间,有记录的就有11个被美军杀害的性工作者。 最出名的是尹今伊,被美军士兵活活打死,尸体扔在宿舍床上,旁边还留着100美元和“妓女”两个韩文字母。 可案子最后呢?美军被送回国,韩国法院连个起诉都没敢提。 说到这你可能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其实没那么简单。 1990年代开始,一些幸存者站了出来。她们开始上访、起诉、上节目哭诉自己的经历。 可大多数人早就死了,连名字都没留下。 2014年,有120名“基地村”受害者起诉韩国政府,说政府默许甚至组织她们卖淫,导致她们身心受损。 政府那边怎么回应的呢?“时效已过”。 直到2022年,韩国最高法院才裁定政府有错,下令赔偿每人300到700万韩元。 这钱多吗?不多,合人民币也就一两万。 但对那些还活着的老人来说,这不是钱,是一句迟来的“你没错”。 2015年,韩日政府签协议,说“慰安妇问题彻底解决”。 日方出10亿日元,韩方成立财团,搞补偿、搞治疗。 可很多人说,这是交易,不是正义。受害者说:“我们要的是道歉,不是封口费。” 你以为这事离你远?其实它离我们很近。 那个1952年站在门口的男人,也许你在新闻里见过他,也许他就是你外公的邻居。 他的沉默,不是懦弱,是被生活打磨得没了棱角。 他不恨妻子,也不怨政府,他只是想让一家人活下去。 可这个国家呢?几十年后才肯承认一句:“我们错了。” 活着的人,还得继续活。 但历史不能再被埋在泥里,不能再让“牺牲”二字变成合理的借口。
1952年,一位韩国妇女刚为两名美军提供完特殊服务,当着丈夫的面热情地将大兵们送
地缘历史
2025-09-19 09:44: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