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多次派遣飞机对宣城广德县狂轰滥炸,并且4次出兵攻占,残暴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1942年8月,日寇不断下乡到处抢劫,他们杀人放火、烧杀掳掠,暴行手段更是阴险毒辣,在广德县红应村,把七个老奶奶捉去,强迫她们脱光身上的衣服在地上学狗爬,兽兵则举枪瞄准她们的肛门,练习打靶射击,老人当场丧生!日寇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永不饶恕,牢记历史,奋发图强! 王刚才这个人,出生在1915年的安徽广德县誓节乡,那地方是典型的农村,靠种水稻和毛竹过日子。他小时候帮家里干农活,长大后在村里帮人记账,练就一手好字。1933年芜广公路通车,广德交通方便起来,王刚才偶尔去县城,看到铁路在建,工人们忙碌着铺轨。那时候广德经济有点起色,农业以水稻小麦为主,手工业像造纸酿酒也发达。结果1937年卢沟桥事变一打响,一切都变了。王刚才二十多岁,正好亲历这些变化。他开始留意战事,用旧账本记下飞机轰炸的日期和伤亡情况。这习惯让他后来成了记录日军暴行的关键人物。 1937年8月14日,日军九架飞机从台湾基地飞来,轰炸广德北郊机场,导致机场跑道损坏,机库被毁。王刚才记录了这次袭击的细节,还采访了目击者。10月6日,五架飞机又轰炸县城,投下八枚炸弹,造成四人死亡,二十多间房屋破坏。他躲过轰炸后,继续收集信息。11月下旬,二十七架飞机多次轰炸县城和誓节渡,毁坏机场,炸毁数百间房屋,造成大量居民和士兵伤亡。王刚才在这些事件中转移多次,坚持用笔记录事实。他的笔记包括轰炸次数、伤亡数字和地点,这些后来成了历史资料。 日军第一次攻占广德是1937年11月30日,他们从长兴推进,突破防线后进入县城,抢夺粮食布匹,射杀抵抗者。撤退时焚烧房屋,毁坏数千间民房,影响周边村庄。王刚才藏身村外,捡拾散落的文件,整理成册。1938年3月第二次占领,日军数百人从芜湖推进,在罗家村射杀七十多人,在罗沟用机枪扫射四十七人。王刚才目睹这些,记录下具体数字和地点。他的工作不光是记事,还包括采访幸存者,确保事实准确。 1940年10月第三次占领,日军下乡抢掠,焚烧民房,杀害居民。1943年10月第四次占领,同样执行三光政策,掠夺财物后纵火。王刚才在战火中加入地方抗日小组,传递情报,躲避搜捕。他多次翻山越岭,背着笔记逃生。这些经历让他对日军暴行了解深刻。他的记录强调日军手段残暴,从不粉饰事实。战后,这些笔记成了揭露罪行的证据,帮助人们了解历史真相。 1942年8月13日,日军小队进入红应村,抢夺粮食时抓到七位老奶奶,强迫她们脱衣跪地爬行,然后用枪瞄准肛门射击,导致老人全部死亡。村里房屋被焚烧,财物被抢走。王刚才后来采访村里幸存者,记录下这个事件的细节。这件事是日军暴行的一个典型例子,显示出他们的野蛮。王刚才的笔记中提到,日军在广德杀害平民超过2.4万人,毁坏大量村庄。他的工作让这些事实不被遗忘。 广德县在抗日战争中遭受重创,县城四次沦陷,飞机轰炸从未停息。从1937年8月到1945年8月,日军飞机对广德多次空袭,造成巨大伤亡和财产损失。王刚才记录显示,广德机场被毁,县城房屋十之七八化为废墟。日军的三光政策让城乡经济瘫痪,农业减产,手工业停顿。战前广德毛竹产量全省第一,造纸业发达,结果战时这些都受影响。王刚才的笔记帮助后人了解这些破坏的程度。 宣城地区整体受日军侵略影响大,郎溪县城被占九次,宁国遭轰炸近五十次。日军飞机投弹无数,炸死炸伤无数人。王刚才虽主要关注广德,但也收集周边信息。他的记录包括泾县云岭被轰炸的情况,那里是新四军军部所在地。日军暴行不限于广德,整个宣城人口从战前134万降到108万,减少25万多人。这些数字显示侵略的严重性。王刚才坚持记录,就是为了让后人知道真相。 日军在安徽的侵略从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后开始,次日就轰炸广德机场。上海沦陷后,日军分路进攻南京,其中一路经广德。王刚才笔记中提到,日军进犯宣城前已用飞机密集轰炸。广德作为战略要地,有军用机场,是南京南大门。日军攻占后,残杀平民,强奸妇女,事件数千起。王刚才的记录强调这些暴行的事实性,从不添加个人情绪。 战争结束,日本1945年8月宣布终战,广德幸存者返回家园,开始重建。王刚才参与清扫废墟,分发种子,帮助恢复农业。1945年中共广德县委成立,他加入支部,讨论重建计划。公路桥梁修复,卡车重新通行。农业逐步恢复,水稻小麦种植扩大,手工业如造纸业重开。王刚才的笔记成了党史资料,帮助整理抗战历史。 1946年春,县城街道开始修缮,集镇小贩重现。广德经济振兴,毛竹采伐增加,纸厂运转。1950年代,铁路修复,连接周边。王刚才继续走访幸存者,记录口述,补充笔记。他参与学校活动,向青年讲述历史事实。这些努力让后辈了解过去的重要性。王刚才的笔记汇编成册,存入档案馆。
1938年,一游击队长妻女被日寇抓走,他索性绑了敌人的妻子准备换人,游击队长觉得
【1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