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购得史念海先生的“毛边书”《中国的山河》。毛边书是书在印厂没有最后完成裁切的书,书中有一面或两面要读者边读边用刀裁,是以往,特别是民国一些藏书家追求的版本。
史念海先生的书使我想到唐晓峰教授说到学以致用,引述当年史念海先生做军事历史地理考察,是受曾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钧将军的委托,很有实战意义。皮定钧将军说:“假定现在就要进行一场战争,我作为司令员,进入阵地,部队部署,粮草运输,作战计划,大致都已就绪,我要再听取一下,以前在这个地区曾经发生过什么战争?战争的两方各是由什么地方进军的?又是分别由哪些道路退却的?粮秣是怎样运输的?战地的用水又是怎样取得的?其中获胜者是怎样取得胜利的?而败北者又是怎样招致失败的?”
史念海先生这段话出自《河山集》四集“自序”。而我的《河山集》版本太早,未收录“自序”。史先生是带着皮司令员的问题到一处处古战场勘察。所有的问题都具有现实性。我也有“西北”情怀,学习史念海先生探索“军事历史地理”的治学理念,同时能把学问讲出“故事”!
我手中还有一本“毛边书”《夜暗中的眼睛一一名日本间谍的摄影情报档案》,此书第二章为地理交通,其中一节为盗测中国,引起我的兴趣。因为我曾在《中国国家地理》、《轻兵器》等杂志写过这类的文章,同时对缴获侵华日军的相机和航空相机,以及摄影在军事中应用写过专门文字。书作者与我角度不同,开卷有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