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龙斌正式表态参选中国国民党党主席,亮明态度:我是台湾人,我也是中国人,当选后会重用郑丽文、罗智强!原来前一阵传出来要参选的神秘大咖是郝龙斌! 郝龙斌这回来参选中国国民党党主席,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黑马,人家背后的政治家底厚着呢。他爹郝柏村是谁? 那可是国民党响当当的元老,陆军一级上将,当过参谋总长、“行政院长”,在黄复兴党部当了8年主委,把这支国民党最铁杆的投票部队整顿得服服帖帖,直到现在还有老党员认郝家的招牌。 有这样的老爹铺路,郝龙斌从出生起就带着蓝营的政治基因,难怪他敢喊出“我是台湾人,我也是中国人”,这话在国民党内说出来,既是表态也是底气,毕竟郝柏村生前就坚持“台湾前途由全体中国人决定”,这种反“台独”的家风早就刻在骨子里了。 再看郝龙斌自己的履历,简直就是本国民党政治生存指南,早年在台湾大学当教授,拿着美国博士头衔,转身就投身政坛,1995年嫌国民党不够给力,干脆跳槽去新党当“立委”,把当时党内的僵化风气批了个遍; 到2006年又带着新党的历练回归国民党,直接拿下台北市长宝座,这种“出走又归来”的操作,在蓝营里没点手腕还真玩不转。 他在台北市长任上干得确实有一套,2010年连任时得票率53.81%,把民进党对手甩开十多个百分点,任职满月时民调满意度飙到62%,就算有议员质疑民调“自爽”,但市政债务实实在在减了230亿新台币,污水下水道接管率做到100%,捷运一年通一条,这些硬数据可不是吹出来的。 有次计程车司机抱怨路平专案影响生意,他硬顶着压力把工程做完,后来淡水河水质变好了三十年最佳,这种“会做事”的形象,在国民党近年丢城失地的颓势里,简直就是稀缺资源。 这次参选最耐人寻味的是他放出的人事牌,重用郑丽文和罗智强。这俩人可不是一般角色,郑丽文在立法机构敢指着苏贞昌鼻子痛斥,有“蓝营女战将”之称,罗智强则是马英九的前幕僚,擅长网络舆论战,天天在社交媒体上跟民进党打嘴炮。 国民党这几年最缺的就是能在媒体上喊得出声、在议会里打得赢仗的人,年轻人都跑去支持民众党了,而最新民调显示,超过半数民众党支持者觉得跟国民党理念更近,郝龙斌把这两位“网络战神”拉过来,摆明了是要抢回话语权 更妙的是,郑丽文、罗智强都是党内中生代,正好弥补国民党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这步棋下得够精,既讨好了深蓝基本盘,又向中间选民递了橄榄枝。 有人说郝龙斌当年退出国民党又回来,算不算反复无常?但在现在的国民党内,这种经历反倒是优势。 看看现在的立法机构格局,民进党51席,国民党52席,民众党8席,谁都没过半,这种时候最需要能跟各方打交道的人。 郝龙斌在新党待过,跟统派关系铁;回国民党后当台北市长,跟地方派系熟;学术背景又能跟知识阶层聊得来,这种“多面手”特质在党内可是稀缺品。 而且他当年脱离国民党的事,现在反而成了加分项,毕竟2025年的国民党早就不是当年那个铁板一块的老政党了,连赵少康这种新党创始人都能回归,郝龙斌这种“回流人才”正好证明国民党还有包容力。 郝龙斌敢在这时候参选,也是摸准了国民党的脉,2024年选举后,国民党支持度一下子涨了8.4个百分点,虽然没赢回执政,但气势在回升。 可党内还是吵成一团,有人想走中间路线,有人坚持深蓝正统,郝龙斌搬出“我是台湾人,我也是中国人”的说法,就是想把这两拨人都拢住。 他爹郝柏村当年跟李登辉对着干,硬刚“台独”的形象深入人心,这种政治遗产现在拿出来用,比空喊“九二共识”管用多了。 加上台北市长任上那些实打实的政绩,建了5000多户公营住宅,搞出亚洲领先的垃圾回收政策,甚至敢申办亚运,这些都说明他不是只会耍嘴皮子的政客。 现在国民党最需要的不是新理论,而是能干活、会团结的掌舵人。 郝龙斌这套组合拳打得很清楚:用老爹的遗产稳住深蓝,用台北政绩吸引中间选民,用郑丽文、罗智强抓年轻人和网络舆论,再加上自己“出走又归来”的经历证明包容性。 毕竟在蓝营支持者眼里,能把市政债务减230亿的人,总比只会开会吵架的强;能让污水管铺到全城的人,处理起党内矛盾来总不至于太离谱。 至于那些质疑他资格的声音,在国民党急需赢回民心的节骨眼上,恐怕很难成气候,毕竟连傅昆萁都能被认为有参选资格,郝龙斌这种根正苗红的“党产”,没理由被拒之门外。 这场选举说到底,拼的还是谁能把国民党从“失去的时代”拉回来,而郝龙斌手里的牌,看起来确实比别人多几张硬货。
郝龙斌正式表态参选中国国民党党主席,亮明态度:我是台湾人,我也是中国人,当选后会
沃克笔下趣事
2025-09-13 19:24:10
0
阅读:111
李建军
刷存在感
西方失败
老蓝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