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东去德国的经验,上九大赛能用上吗? 关于这次输球,主要肯定是他状态不好,长久的没有国际大赛和国家队资源,肯定是有状态影响。 但是我看各路技术大佬总结的原因还包括: 1,器材不一样 2,场馆大小不一样 3,场馆内气温 4,裁判尺度 等等等等,结论都是樊振东需要去调节适应。 但是,适应了这些条件,锻炼出的技能,上九大赛又回到原有的器材条件,他练的这些东西适应的这些东西,还有用吗?会不会反而造成干扰? 已知,国乒的杀手锏就是针对性训练,一比一复刻比赛环境和对手,提前做好各种菜谱应对。 樊振东这等于完全抛弃原有环境去适应一个和大赛完全不同的环境。真的有必要吗?真的有用吗?真的有好处吗? 乒超联赛第一阶段比赛结束,七战七胜的樊振东以惊人表现荣获国乒梯队建设质检员称号。检验结果有目共睹,众人恍然明白:樊振东距离世乒赛复刻杯,或许仅差一个参赛资格。 更令人外的是,这场国内俱乐部间的友谊赛,竟让一位无正式编制的年轻老将再次惊艳全场。难以想象,若樊振东能持续接受系统训练并保持大赛状态,将会取得怎样的成就。 2013年,年仅16岁的樊振东首次参加全运会,便战胜了当时的乒协主席王励勤,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2015年,第二次参加乒超联赛的樊振东,单赛季取得了27场连胜。 八一队主将樊振东在本场比赛中独得两分,本赛季乒超联赛已取得27连胜。 最终,樊振东以35胜1负的战绩傲视群雄。当时他年仅18岁,任何赞誉之词用在他身上都毫不为过。要知道,当时国乒内部的竞争激烈程度远非今日可比。“世界冠军易得,全国冠军难求”这句话,绝非虚言。 即便在樊振东2019年的低谷期,他依然取得了许多运动员终其一生都难以企及的成就。他以12站公开赛全勤的钢铁意志,将自己锻造成国乒最可靠的中坚力量。 在”地表最强直通赛”中,樊振东以七战全胜的战绩夺冠。这项赛事连续举办三年,他包揽了三届男子单打冠军。此后,球迷亲切地称他为”反百万”,这一称号源自亚洲杯赛场。 樊振东与马龙各自守住半区后,成功会师决赛。 在决赛中以4比2的大比分击败龙队,成功卫冕世界杯冠军。这枚金牌自他21岁首次摘得后,已连续四次蝉联。 同年,樊振东在军运会上势如破竹,一举夺得四冠王。正因如此,他在巴黎奥运会完成大满贯伟业后,又被誉为”金满贯”得主。 樊振东的超级金满贯不仅包含传统大满贯所需的三大赛金牌,还囊括了洲际赛事、国内赛事、职业联赛以及特殊赛事等13项顶级赛事的单打冠军。 展现了其在乒乓球赛事中无死角的统治力。在责任担当方面,樊振东更被誉为”国乒责任神”。 请看这段加速后的视频。这是过去十年间,樊振东在团体赛中担任第一单打的动态演示。樊振东始终将团体荣誉置于首位,多次在比赛中力挽狂澜,拯救整支队伍 无论是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首战告捷后顶着剧烈咳嗽坚持上场、力克韩国选手张禹珍的樊振东,还是在釜山世乒赛团体赛中,面对无场外指导的情况下,忍着严重胃痛为团队拿下最关键两分的“小胖”,都展现了国乒运动员肩负重任、迎难而上的精神。 若非屡次挑战底线,又怎会让一位军人运动员甘愿赌上整个职业生涯也要奋起反抗。 如今,始终热爱乒乓球的他,在时隔数月后重返赛场。任何了解樊振东的球迷都能坦然接受比赛结果,这不会影响他在球迷心中的地位。 视频最后,附上一张乒超联赛期间摄影师捕捉的照片,繁星恒久闪耀,传奇永不落幕。
樊振东在德国的住处再次被球迷发现。能千里迢迢追到德国去看樊振东打球的人都是他的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