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直言:虽说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可实事求是,浩然真的配得上吗?说起特殊时期的文艺作品,“八个样板戏” 和浩然的作品绝对是绕不过去的存在。那时,它们几乎成了时代的代名词,一个是舞台上的标杆,一个是文学界的旗帜。 上世纪 50 年代,浩然开启文学创作之路,1964 年凭借讲述农村集体化的《艳阳天》崭露头角,广受好评。到了 1972 年,《金光大道》的推出更是将他的声名推至顶峰,使他成为当时被认可的代表性作家,与 “八个样板戏” 一同成为那个时代文艺领域的突出标识 。 特殊的时代背景,让文艺创作深受影响。“八个样板戏” 涵盖京剧、芭蕾等形式,包括《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这些作品虽形式新颖,但核心是进行革命宣传,以阶级斗争、英雄主义以及歌颂党为主要内容,在当时全国范围内反复展演,影响力巨大。不过从文学艺术价值角度深入剖析,其为了突出主题,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艺术创作的多元性与深度。浩然的《金光大道》同样诞生于这一特殊环境,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这就引发了后来人们的思考与争议:这类作品能否被视为真正具有高水准文学价值的创作?有观点,如余秋雨就认为浩然并不配得上与 “八个样板戏” 相提并论的地位 。 《金光大道》作为浩然的代表作,讲述了农民领袖高大泉带领乡亲们开展合作化运动的故事。书中将高大泉塑造为带领大家斗地主、搞生产,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英雄形象。在当时,该书被广泛传播,甚至作为教材发放,拥有大量读者。从积极方面来看,浩然出身农民,对农村生活有着深刻体验,书中对农村场景、农民心理的描写不乏真实之处,体现了他对农村的深厚情感。同时,这部作品也为研究当时的合作化运动以及政策实施情况提供了一定的历史资料,在那个时代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激励着人们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 然而,以如今的视角审视,《金光大道》当然存在诸多不足。但评价浩然及其作品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在当时的环境下,文艺创作受到限制,作家们难以完全自由地表达。浩然坚定地 “写农民,给农民写”,其创作宗旨值得肯定。他早期的一些作品,如《喜鹊登枝》等,展现出清新的格调、浓郁的生活气息,得到了巴人、叶圣陶等作家的称赞。而且在新时期以后,浩然也尝试 “重新认识历史”“重新认识生活”“重新认识文学”“重新认识自己”,努力摆脱过去创作模式的束缚,回归更纯粹的文学创作,如《苍生》这部作品就体现了他的这种转变 。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正处于深刻的变革与转型之中 ,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席卷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一时期,国家对农业生产关系进行调整,旨在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学作为反映社会现实、宣传主流思想的重要工具,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 《艳阳天》正是在这样的时代需求下应运而生。浩然长期扎根农村,对农民的生活和思想有着深入的了解。他敏锐地捕捉到农业合作化运动这一时代主题,并将其作为创作的核心,试图通过《艳阳天》这部作品,展现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优越性,以及农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小说以京郊东山坞农业生产合作社麦收前后的故事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农村各阶层人物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和思想斗争 。从筹备麦收时的齐心协力,到面对困难时的分歧与争吵,再到最终克服困难、取得丰收,整个故事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和合作化运动展开,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农村画卷 。 《艳阳天》还通过对农村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例如,小说中描写了合作社组织农民进行集体劳动,共同修建水利设施、改良土壤等场景,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增强了农民之间的团结和合作意识 。同时,浩然还通过描写农民们在文化生活、精神面貌等方面的改变,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农村社会的全面改造 。这些描写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农村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进一步凸显了作品的时代意义 。 对于农民的描写,浩然更是注重细节,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的细腻刻画,展现出农民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例如,在描写弯弯绕时,浩然写道:“弯弯绕是个精细人,心里有个小九九,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反复算计,生怕自己吃亏。他的眼睛不大,却总是滴溜溜地转,好像随时都在琢磨着什么。说话的时候,也是慢条斯理,每一个字都好像经过了深思熟虑 。”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弯弯绕自私、精明的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对这个人物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
余秋雨直言:虽说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可实事求是,浩然真的配得上吗?说起特殊时期
超越自我展风采
2025-09-11 12:04:32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