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了 9月7号那天,万国邮政联盟放出来的消息,直接让做跨境生意的人都懵了——从8月29号美国把小额包裹免税的政策给取消了之后,才没几天,全世界寄到美国的包裹,一下子就少了八成还多。 这事儿来得太突然,就跟给本来热热闹闹的跨境电商浇了盆冷水似的,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美国两个月前签的那道命令。 其实这事儿得从7月底说起,特朗普政府突然说要把那个用了快90年的小额包裹免税福利给停了。 你们可能不知道,这个政策最早能追溯到1938年,一开始就是为了方便游客带点纪念品回国,后来免税的额度一点点涨,到2016年的时候就到800美元了。 也就是说,过去这十年里,只要是进口的包裹,价值没超过800美元,不管是衣服、玩具,还是小家电,基本都能不用交税就进美国。 这对跨境电商来说可太重要了,尤其是咱们中国的卖家,靠着“低价直邮加上免税”这招,生意做得特别火。 有数据说,十年前美国一年也就收个1.4亿个海外小包裹,去年都涨到13.6亿了,这里面六成都是从中国内地和香港发过去的。 可特朗普政府不这么想,他们觉得这个政策是个“漏洞”。一方面说要防止芬太尼通过小包裹进来,另一方面又喊着要保护本土的工厂,多收点关税钱。 7月30号那天,特朗普就签了行政令,说从8月29号开始,800美元以下的包裹再也不能免税了,得按东西是哪个国家产的交关税,税率从10%到50%不等,还得填一堆报关的资料,连零件是哪儿产的都得写明白。 更狠的是,美国海关还弄了个“固定税费”的选项:像中国这些国家的包裹,直接收80到200美元的税,不管包裹里的东西值多少钱。 这政策一实施,整个跨境物流一下子就卡住了。8月29号当天,全世界寄到美国的包裹量就掉了81%,万国邮政联盟的数据显示,已经有88家邮政公司干脆就不寄美国包裹了。 法国、德国、印度这些国家的邮局直接说“不寄了”,因为新政策下清关太麻烦,邮政系统根本没来得及弄新的征税系统。 最倒霉的还是那些靠跨境电商吃饭的小公司和卖家。以前一个50美元的东西,包邮到美国一点问题没有,现在光税就要加80美元,要么卖家自己赔钱,要么涨价把买家吓跑。 像Temu和Shein这两家中国电商大公司,之前每天在美国能送差不多90万个包裹,政策一改,这些订单好多都黄了——Shein后台数据显示,8月底那几天,美国用户的取消订单量比平时多了三倍。 美国本地的物流公司也跟着遭殃。 UPS之前还靠着Temu和Shein的订单量增长勉强撑着,毕竟小包裹多,走量也能赚点钱,现在包裹量掉得这么厉害,他们只能赶紧说要对中国来的空运包裹多加钱,每磅多收0.5美元,可就算这样,生意还是少了一大半。 更惨的是那些小物流公司,本来就靠这些小包裹活着,没什么大订单,现在没生意了,要么裁员,要么关门。 那些靠进口低价商品进货的美国小商店,比如卖文具、小玩具的,以前从中国进货,成本低,卖得也便宜,现在进货成本涨了不少,要么得花更多钱进货,卖贵了没人买,要么就看着货架空着,老板们都愁得不行。 有意思的是,美国政府搞这事儿本来是想保护本土产业,觉得这样一来,大家会更愿意买美国本土的东西,本土工厂就能多赚钱,还能多收点关税,结果反而坑了自己人。 虽然少数本土的零售商暂时松了口气,觉得少了点中国卖家的竞争,可更多靠进口的商家和普通消费者都遭了罪。 万国邮联也急了,赶紧弄了个新的技术方案,开发了个关税计算器,让各个国家的邮局能帮客户提前算好要交多少税,想尽快恢复包裹运输,可效果怎么样还不好说——毕竟就算算清楚了税,该贵的还是贵,卖家和买家还是觉得不划算。 现在离政策实施才刚过十天,已经有专家算过,这事儿可能让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每年多花470亿美元。那些曾经靠免税政策做得风生水起的跨境贸易,就像被突然断了水的庄稼,叶子都快蔫了,不知道还能不能缓过来。 而特朗普政府本来指望靠这个多收关税、保护本土产业,能不能抵消这么突然的市场混乱,恐怕也只有等时间来证明了。 毕竟做贸易这事儿就跟搭积木似的,搭的时候费劲儿,得一块一块慢慢拼,拆起来倒快,一把就能推倒,可再想搭回去,就没那么容易了——尤其是现在大家都受了影响,想再恢复到以前的样子,不知道要等多久。
美国正式宣布!9月7日,万国邮政联盟对外公布:自8月29日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