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朝鲜战场上,彭老总军中的一位指挥官,不仅粉碎了麦克阿瑟回家过圣诞的狂妄野心,更创造了足以彪炳史册的战绩! 张翼翔1914年出生在湖南浏阳一个普通家庭,那时候家里条件一般,他小时候就得帮着干活。到了1928年,他加入了共青团,1930年正式参加红军,从基层干起,一步步积累经验。1932年转为党员,在部队里负责一些具体任务,比如组织小队作战和后勤保障。长征时期,他属于红四方面军序列,跟着部队翻雪山过草地,途中多次参与阻击国民党部队的任务,确保主力能安全转移。那几年,他从连级干部升到营级,学到了不少实战指挥的门道。 抗日战争打响后,张翼翔转到新四军,担任团级职务,主要在苏北一带活动。他组织部队打过几次伏击战,针对日军运输线,缴获了一些武器弹药。解放战争阶段,他升任师级领导,在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任职,参加过淮海战役那样的关键战斗。那场战役中,他的部队负责阻击国民党主力,配合其他单位围歼敌军,贡献了不少力量。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军军长,负责部队的整编和训练工作。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带着20军准备入朝,部队从华东地区集结北上,做好了跨境作战的各项准备。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入朝作战,张翼翔作为20军军长兼政委,率部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东线战场。部队主要任务是配合其他单位,对付联合国军东线部队,特别是美军陆战第一师。那时候,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计划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向北推进,志愿军则通过运动战来反击。11月下旬,长津湖战役正式展开,20军负责湖西侧的作战区域,部队分成几个师,分别部署在柳潭里周边,形成包围态势。 战斗开始后,志愿军发起夜间攻击,将美军部队分割包围。20军第五十九师负责主攻柳潭里,第五十八师和第六十师从侧翼支援,阻挡美军增援。美军有空中支援和坦克火力,志愿军面临补给困难,但还是通过步兵战术缩小包围圈。战斗持续几天,美军试图突围,志愿军多次组织阻击,在黄草岭一带设防,摧毁部分美军车辆和阵地。美军陆战第一师遭受重创,损失大量人员和装备,但最终在火力掩护下撤退到兴南港。20军在这次战役中歼灭了部分美军部队,配合27军等单位,整体上打乱了美军的进攻节奏,迫使他们放弃了原计划。 这场战役志愿军付出了代价,但成功拖住了东线敌军,确保西线志愿军侧翼安全。麦克阿瑟的圣诞节攻势就这样被打破,美军不得不调整战略,转入防御。20军的表现直接影响了整个第二次战役的结果,志愿军通过这次行动稳定了战线,改变了战场格局。 长津湖战役结束后,张翼翔继续指挥20军参加第五次战役,部队在东线执行阻击任务,面对美军反扑,组织阵地防御,迟滞敌军推进。1952年,20军随第九兵团回国,他转入国内军区工作,负责部队的恢复和训练。1955年,他进入军事学院进修,学习战役指挥知识,同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认可了他在抗美援朝中的贡献。 进修结束后,张翼翔先后担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和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参与沿海防御建设和大规模演习组织。1963年,他调任第二炮兵司令员,负责导弹部队的组建和发展,推动装备更新和技术训练。1980年退休后,他脱离一线,但偶尔参与军事历史的研究和总结,提供一些实战经验的资料。1990年4月5日,张翼翔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他的军事生涯被记录在解放军历史档案中,作为后辈学习的参考。
志愿军四任司令员,对整体战局影响最大的,是哪两位?“1951年4月13日,飞机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