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男子的妻子去医院做微创手术,结果术后被鉴定为脑死亡,几日后离世。让人愤怒的是,在仅40分钟的手术里,麻醉医生竟多次离开,时间长达到23分钟。 信源来源:极目新闻2025-09-05《女子做微创手术后因脑死亡离世,两次医疗事故鉴定结果为何天差地别?》 最近广东佛山一位陆姓老先生的经历,让不少人揪心。 他老伴儿去年10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做了微创手术,本来想着手术顺利就能慢慢恢复,谁料术后出了并发症,没了自主呼吸,瞳孔也散大了。医生说是脑死亡,过了几天,老人家就走了。 按理说,人没了家属悲痛之余,总得弄清楚是不是医疗过程中出了问题。 可一开始,佛山的医学会做了鉴定,结论是不构成医疗事故,医院没责任。 这让老陆怎么也想不通:"手术出了这么大的事,咋就没责任呢?"他咬着牙申请了再次鉴定。 这一复核,广东省医学会的结论完全变了,手术里医院存在多处不当,这是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属于最严重的那种。 消息传出来,很多人都在问:同样都是专家鉴定的,为啥第一次和第二次结果差这么多?要知道,医疗鉴定直接关系到家属能不能讨个公道,更关系到大家对这个鉴定制度的信任。 咱们都知道,看病治病是个专业事儿,普通老百姓哪懂那么多?要是出了纠纷,最关键的就得靠医疗鉴定。 鉴定准不准、公不公平,不光影响这一家子的委屈能不能说清楚,更影响大家对整个医疗系统的信任。 按国家规定,医疗事故鉴定一般由医学会组织,专家都是从本地医疗系统里选的,本意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避免行政干预。 可问题就出在这儿了,本地医学会的专家,平时和医院、医生抬头不见低头见,就算没明说,心里头多少会有点"自己人"的顾虑。就像老话说"医不叩门",同行的情面有时候真能压过公道。 老陆这事儿里,第一次鉴定说"没责任",可第二次复核却揪出了多处问题。要不是老陆坚持往上申请,这事儿是不是就这么算了?要是鉴定结果能被随便"打太极",那以后谁还敢信鉴定? 好在最后,当地卫健局认定了医院主责,给了警告还罚了款,涉事的医生也在处理中。 可有人就问了:第一次鉴定出错的医学会,就不用担责任吗?医学会虽然是社会组织,但既然干了法定的鉴定活儿,就得对自己的专业判断负责。 要是错了就一句"大家看法不一样"带过,那以后谁还敢认真做鉴定? 其实类似的事儿不是头一回听说。有的地方鉴定结果总偏向医院,家属不闹、不上访,可能就不了了之。 这说明现在的医疗鉴定机制还有漏洞,专家选得太集中,利益关联剪不断,鉴定过程不够透明。 要是能多请点外地专家,或者让鉴定流程公开点,让大家都能盯着,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么多"反转"? 老陆老伴儿的离开,让人难过。但更让人感慨的是,一个普通家庭的维权路,能撕开医疗鉴定的一道口子。 咱们老百姓看病图的是安心,要是因为鉴定不准受了委屈,那心里头的疙瘩比病还难解。 现在国家一直在说要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咱们希望以后鉴定能更透明些,专家选得更公正些,别让"自己人鉴自己人"的事儿再发生。 只有这样当悲剧发生时,家属才能踏踏实实地讨公道,医生也能更踏踏实实地治病救人。 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公平正义,容不得半点含糊。
广东,男子的妻子去医院做微创手术,结果术后被鉴定为脑死亡,几日后离世。让人愤怒的
史面的楚歌
2025-09-06 06:21: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