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如果真的有九成台湾人不支持统一,大陆该怎么办?台湾名嘴蔡正元早就给出了答案,他说过:“即使台湾人 100% 不支持统一、100% 认定自己是台湾人,但那影响大陆统一吗?显然并不会。” 在很多人眼里,这似乎是一道死题,但这事从来不是由一场民调就能盖棺定论的。 对中国来说,领土完整是“家底”、是根基,不会因为民意数字漂亮与否而改变方向。 过去,两岸事务的首选路线一直是和平交流,能坐下来谈,就不轻易翻桌。 但若岛内舆论真彻底倾向“不要统一”,大陆首先会去查清:这股风是谁在背后推。 岛上的年轻一代,大多是在“去中国化”的氛围里长大,从书本到媒体,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久而久之,越来越多人觉得自己只是“台湾人”,与大陆割裂开来。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纵然经济高度依赖大陆,民调依旧是一边倒。 蔡正元在台湾政坛摸爬滚打多年,他见过蓝绿阵营的拉扯,也看着国民党从心怀统一,到被岛内政治生态推着逐渐让步。 可无论谁执政,这块土地的归属在国际法和历史上早有定论。 反分裂法就是明确的底线条款,一旦“台独”动作过了界、外部干涉又无法劝阻,非和平方式就可能启动。 东南沿海近年来的军演已成常态,导弹、舰艇、战机的部署是明牌,这不仅是态度表达,也是震慑。 真到擦枪走火,不用打多久,台湾经济就会先中拳,两岸供应链像毛细血管般交织,一旦中断,就意味着大规模停产、失业飙升、物价上涨。 但台湾出口很大一部分依赖大陆市场,电子、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更是绕不过去。 哪怕目前有人担心统一会让生活变差,如果现实中经贸合作能持续带来红利、市场与机会,民意也会松动。 放眼全球,大多数国家仍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虽然会不断卖武器、说漂亮话,但真要推动“台独”,它心里比谁都清楚风险。 历史文件同样白纸黑字,二战后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以及联合国的相关决议,都确认了台湾的地位,这不是民调或情绪能改变的。 回望中国历史,“分久必合”是多次上演的剧本,推动这一进程的从来不是问卷调查,而是实力与时机。 今天大陆在经济、科技、军事上的底气,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充足。 岛内坚持所谓“现状”,本质上是在争取时间,北京并不急于“一口吃掉”,而是等待时机,让融合自然发生。 因此,即便真有九成台湾民众不赞成统一,大陆也不会慌乱。 可能的路线还是三条:第一,保持经济、文化的吸引力,让对岸年轻人看到现实好处; 第二,守住主权底线,不让外部势力将局势推向无法回头的地步; 第三,不排除用更强硬的方式提醒对方——统一始终在北京的议程上,不会因为你不愿就消失。 统一,在大陆的逻辑里,是迟早要走的路,是历史大势,只是节奏与方式的问题。 台湾人关心的是生活安稳、收入稳定,而这些恰恰可以通过两岸合作实现。 如果有一天更多人意识到,分裂无法带来安全与繁荣,那么哪怕起初九成都反对,局面也并非不能逆转。 归根到底,这是一道时间题,不是选择题。
台湾正在悄悄的起变化?自从网红馆长登陆后,台湾的整体气氛似乎正在悄悄起变化。何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