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放着几十万的正规军不用,却大量使用雇佣兵?其实俄罗斯不是放着几十万正

如梦菲记 2025-09-05 14:35:49

为什么俄罗斯放着几十万的正规军不用,却大量使用雇佣兵?其实俄罗斯不是放着几十万正规军不用,而是俄乌这仗打久了,早就成了烧钱又耗人的大坑,用雇佣兵是更实在的选择。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仗最先要考虑的就是钱,养一个正规军士兵成本极高,从基础训练到武器配备,从平时的工资福利到牺牲后的抚恤金和安置补助,都是长期投入。   尤其是牺牲后,政府往往要承担几十年的经济负担,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财政压力,相比之下,雇佣兵的支出就简单得多,合同制,打多少算多少,即便有人阵亡,也只是一笔一次性补偿,没有长期的尾账。   对于陷入消耗战的俄罗斯来说,这就是一笔能立刻看出差别的经济账,正因为如此,他们更愿意让雇佣兵去应对乌克兰和西方不断输送过来的装备,把有限的军费花在刀刃上。   除了钱,还有政治上的考量,战争不是只在前线打,后方的民意也同样关键,如果正规军伤亡严重,这种消息一旦传回国内,很容易引发社会不满甚至抗议,对政府来说是沉重的政治压力。   雇佣兵的情况就不同,他们不属于国家军队序列,牺牲也不会被纳入官方统计,在国内舆论中几乎没有波澜,这样一来,政府既能维持战争所需的兵力,又能减少对社会的直接冲击。   对外也是同样的道理,雇佣兵经常承担高风险甚至灰色地带的任务,如果出事,官方可以轻松切割关系,避免外交层面被追责。   在军事层面上,雇佣兵还有一些正规军难以替代的优势,正规军的调动往往需要复杂流程,受到严格指挥体系的约束,而雇佣兵可以更快投入战斗。   他们中不少人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有的曾在叙利亚或其他战场打过硬仗,对于夜袭、巷战、突击这种高危险任务更加得心应手。   俄罗斯在巴赫穆特等战场的打法就很明显,雇佣兵冲在最前面,承受了最激烈的火力消耗,而正规军则更多作为后备力量保存下来。   保留主力,其实是俄罗斯更深的战略考量,眼下对手表面是乌克兰,背后却是整个北约,北约不仅提供武器和情报,还在持续扩军,俄罗斯要是把几十万正规军全都压上去,一旦北约真的卷入,那才是真正的危险。   把雇佣兵放在前线打持久战,就能保证正规军实力不被过早耗尽,把最后的底牌握在手里,这是俄罗斯在战略层面上的一种“留力”,即便现在打得艰难,也要保证关键时刻还有能力应对更大的冲突。   这种方式当然不是没有问题,雇佣兵的忠诚度从来是靠钱维系的,他们不像正规军那样有国家荣誉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瓦格纳的兵变,短时间内差点引发内部冲突。   雇佣兵一旦和政府的利益发生矛盾,就可能成为不稳定因素,俄罗斯后来也开始加强对这类部队的控制,把他们逐渐纳入更严密的管理,避免再出现类似的失控局面。   从整体上看,俄罗斯依赖雇佣兵不是因为正规军闲置,而是因为这场战争的性质已经决定了必须这样做,雇佣兵就像一次性耗材,花钱就能上,死伤也不会留下长远的政治和经济包袱。   正规军则是俄罗斯最核心的底牌,需要在更危险的时刻发挥作用,可以说,俄罗斯是在用雇佣兵为正规军争取时间,为自己留住最后的筹码。   这场仗打到今天,俄罗斯的选择冷冰冰又现实,雇佣兵的出现让他们减少了财政和政治压力,也让正规军暂时得以保存,但与此同时,也埋下了新的风险。   雇佣兵是把锋利的刀,但刀刃迟早会卷,要想一直靠这把刀撑下去,终究难以避免新的麻烦,俄罗斯做的是一盘复杂的棋,用雇佣兵拖延消耗,把主力压在最后时刻,成败都要等到真正摊牌那天才能见分晓。   这一切说明,俄罗斯不是“不用正规军”,而是不得不选择一条更实际的路,战争拖成消耗战后,钱、人、舆论和未来都要一起考虑,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使用雇佣兵,才成了最合适的办法。

0 阅读:730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