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被学生当场怼下课! 老教授被呛懵 这课还能上? 一句“你比美国队懂球?”把课堂炸成直播间。学生举手机,弹幕刷屏:大学篮球课还在教上世纪的站桩单打,三分线外没人防也硬突。教授板书写战术,黑板擦一抖,粉笔灰像旧时代的雪。 知识不是古董,越老越香是茅台,不是战术。美国队去年世界杯用五外阵容,场均三分出手43次;西班牙靠无球掩护把对手跑吐;德国挡拆后0.4秒出球,教科书直接改PPT。而我们的课堂还在讲“内线要位,背身硬凿”。学生不是叛逆,是怕四年学完,上场就被时代甩两条街。 更扎心的是,教授的头衔像过期罐头,包装完好,内容发酸。大学评职称看论文,不看实战;看课题经费,不看学生能不能过人。于是课堂成了博物馆,学生成了游客,拍拍照,发发朋友圈,转身去野球场打“野路子”,那里至少节奏快。 知识更新不是换本书,是换脑子。教练证五年一审,战术板却二十年不换,这账怎么算?学生怼的不是老师,是系统。系统把“稳定”当挡箭牌,把“传统”当护身符,结果培养出一批一上场就懵的“学院派”。 下课铃响,教授没留作业,学生也没鼓掌。走廊里有人小声说:也许下次上课,该我们讲战术了。 不换脑子,就换人。
为什么大学老师上课普遍都很水?
【9评论】【3点赞】